课题旅游线路设计概述(三)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旅游线路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2)掌握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素质目标:
了解九华立春祭,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旅游线路设计的指导思想,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旅游线路设计的系统观念
教学方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案例“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出夏季旅游线路”(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1)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哪些指导思想和原则?
案例导入
(2)上述案例中体现了旅游线路设计的哪些指导思想和原则?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旅游线路设计的指导思想、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等知识
一、旅游线路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系统观念
系统是指相同或相似事物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某种特性或功能的整体。设计旅游线路
时,应注重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1.整体性
设计旅游线路时,应从整体出发,对整条线路进行宏观把控。在对旅游景区进行组合时,既应考虑让各景
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又应确保各景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此外,热门景区往往人满为患,而冷门景区门可
罗雀。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采取“以热带冷”的做法,以便在分散热门景区客流、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带
传授新知动冷门景区的发展。
2.层次性
一条好的旅游线路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包括前奏、主体、高潮、尾声几个部分。设计旅游线路时,应
按照旅游景区的差异性和吸引力进行合理组合,并结合旅游者的生理与心理状况安排各景区的游览顺序与游览
节奏。安排景区时应做到层层递进,总体上应符合“越来越好”的趋向,以在核心景区使旅游者达到兴奋顶点
为最佳方案。因此,应尽量将整条线路的重点放在中间偏后的位置,以便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相关性
旅游线路设计往往涉及多地区、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设计旅游线路时,应协调好各地区、各部门之
间的关系,这样既可使旅游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又可增加客源。此外,还应考虑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
区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例如,旅游饭店与核心景区的距离不宜太远。
(二)美学理念
1
从古至今,旅游都是人们进行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旅游的核心就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活动,
是对旅游资源的审美过程。美的现象是生动的、丰富的、可感的,美的本质却是内在的、抽象的。旅游线路设
计人员的任务是更深入地挖掘旅游景区之美,并利用美学规律引导旅游者欣赏景观,为旅游者带来美的体验和
美的记忆。
首先,旅游线路设计人员应了解旅游者的审美偏好和审美习惯,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其次,
旅游线路设计人员应将旅游线路的美学设计与旅游者的审美体验相结合,将美学理念渗透到整个旅游行程中。
(三)生态文明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设计旅游线路时,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就要求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