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项目九 大漠绿洲—西北旅游区.pdf
文件大小:2.99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9
总字数:约1.91万字
文档摘要

课题项目九大漠绿洲—西北旅游区

课时5课时(225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西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2)了解西北旅游区中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旅游亚区概况

(3)掌握西北旅游区中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旅游亚区主要旅游景区的特色

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1)了解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尊重差异、相互借鉴的态度对待各少数民族

的文化,主动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

(2)通过莫高窟“藏经洞”的历史故事,了解古人为了传承文化典籍所付出的努力,明白文化的重要性,

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教学重点:西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旅游亚区概况,及其主要旅游景区

教学重难点的特色

教学难点:掌握西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旅游路线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导入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西北旅游

区的旅游地理环境,熟悉主要旅游区特色,思考:“请你想一想西北旅游区有哪些自然奇观?”,并让学生在

课前任务

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片,讲述“‘塔克拉玛干’是‘进去出不来’的意思吗?”

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案例导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个恐怖又神秘的地方,你知道它神秘在哪儿吗?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了解西北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教师】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西北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等知识

西北旅游区位于我国西北和北部边疆,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4个省区。本区少数民族众多,有

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和哈萨克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本区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丝绸之路上的

声声驼铃,颇富西北风情的沙漠绿洲、冰封雪山和石窟艺术等旅游资源,均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探险览胜、

传授新知

访古寻幽。

一、旅游自然地理环境

1.高山与盆地、平原相间

西北旅游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造就了本区丰富多彩的风景地貌形态。本区

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高大山系,如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阴山和大兴安岭等,此

1

外,还有许多险峻的高山雪峰,它们所孕育的冰川、雪峰有极高的猎奇观光、登山探险和科研考察等价值。

本区还有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中国第二大盆地——准格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的世界上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北山山地、龙首山与祁连山之间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走廊,贺兰山以东的

黄河冲积平原——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

之称的伊犁河谷,以及天山陷落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这种高山与盆地、平原相间分布的地貌格局构

成了本区旅游资源分布的基本空间骨架。

2.戈壁与绿洲相连

西北旅游区大部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广大地区被黄土或黄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