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3/NUMPAGES23
小满未满人生至满
(节日习俗+命题呈现+例文展示+精选时评+……)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当古人的诗句在耳畔回响,小满已悄然来临,带着初夏独有的蓬勃与希望,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图景。
小满节气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它标志着农作物开始饱满,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同时,它也是一个值得珍惜和感恩的时刻,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满节气”相关的素材知识,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5中考满分作文助力。同学们快来积累背诵吧!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通常在每年的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交节,当太阳到达黄经60°时即为小满。
小满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逐渐进入夏季,气温明显上升。在农事方面,小满前后是农事活动即将进入繁忙的季节,需要农民们将附近的水引灌到农田,保证农田有充足的水。
小满的寓意和象征主要有丰收、繁荣、感恩、劳逸结合、交流、盛开和祭祖等。在这个节气里,人们会感谢大自然给予的美好生活环境,同时享受劳动成果,并促进社区交流和增强集体凝聚力。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与气候降水相关】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这里的“满”指的是雨水之盈。
【与农业小麦相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时至小满节气,中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花好月圆”意即鲜花盛开、月儿正圆,人们常以此寓意完美、圆满,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曾国藩却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菜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思辨性的作文题。
材料指出“花好月圆”这个成语的含义,花好月圆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完美的内蕴。花开时最美丽最鲜活,月圆时最饱满最明亮,这自然是最完美的。人们青睐“花好月圆”的完美,体现了渴望尽善尽美的天性以及人们对美好结局的渴望。花好月圆的完美象征着时时顺心,事事如意,人生圆满,了无遗憾的理想状态。
但是曾国藩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提醒我们,凡事追求完美,甚至强求完美,容易走火入魔,陷入偏执。品味“花未全开月未圆”让人学会享受生活,感受当下,珍惜路上的风景,而不是执着于目的地。
注意,“花未全开月未圆”,不是自甘堕落的躺平认命,也不是随遇而安,而是努力奋斗后的不强求。本题实质是探讨缺陷、遗憾与完美、圆满的关系。
作文材料的主要内容:“花好月圆”(完美、圆满、时时顺心、事事如意、尽善尽美、十全十美)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曾国藩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缺陷、遗憾)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莱根谭》也认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大有佳趣。
可以从审美、为人、做事、观世、对待名利贪欲等不同层面来写。
【参考立意】
1.完美只是追求,人生难免遗憾。
2.不完美是人生常态。
3.不自满,才能趋向完满。
4.因为有缺陷憾,才努力求完美。
5.懂得知足,节制欲望。
6.盈满则亏,常怀戒惕之心。
7.长久之计,莫如求缺。
【写作素材】
1.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说:“世上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2.草根作家范雨素曾写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可正是这样平凡而看似苍白的生命。在她的空白处写下了最不凡的音符,她不是完美的,但她的生命将愈来愈美。
3.北宋诗人欧阳修也写过一首《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诗人并不留恋那美好的夜莺绿柳,也不感伤于一地落红,而是欣赏未满的麦穗,期待一年的收成。
【例文展示】
花看半开,佳趣常在
《菜根谭》中有言:“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所言甚是。最美的人生,莫过于一面向前走,一面欣赏半开之花与未圆之月,这是生活雅趣,也是人生智慧。
诚然,“花好月圆”的圆满与完美,让人心向往之。鲜花盛开、月亮正圆的状态,就好像处于人生巅峰——一切顺遂完满——人们怎不视之为人生目标并孜孜以求?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鲜花烂漫一时,终难敌得过秋霜冬雪,不日将枯落凋零;月亮圆满一夕,又会回到缺损;人生“春风得意马蹄疾”处,往前一步也许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尴尬处境……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