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25年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
模拟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
1.下表所示为欧亚大陆文明与美洲古代文明关键性节点发展的比较。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欧亚大陆
美洲
两河流域
英格兰
中国
安第斯山区
中美洲
动物的
驯化
公元前
8300年
公元前
3500年
公元前
7500年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广泛使
用金属
公元前
4000年
公元前
2000年
公元前
2000年
公元
1000年
-
文字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43
年
不晚于
公元前
1500年
-
-
A.地理环境决定区域文明B.经济水平影响文明程度
C.世界文明发展有差异性D.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
2.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皇帝谕令:西藏事务不便令拉藏汗独理,应遣官一员前往西藏协同拉藏办理事务。”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著令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差往达赖喇嘛处”。这些措施()
A.标志着驻藏大臣制度趋于完善B.完善了边疆地区的基层治理体系
C.旨在推动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D.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3.907年阿保机被选为可汗,916年阿保机称帝;947年契丹皇帝改国号为辽,自称大辽。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
A.缓和与汉族的矛盾B.加速政权的封建化
C.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D.加速民族融合进程
4.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
C.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入战略反攻D.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5.1897年12月,贵州学政严修上奏:“时政维新,需才日亟,请破常格,迅设专科。"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A.贵州是推进新式教育改革的先驱B.清政府调整策略以应对近代变局
C.清朝以“中体西用”指导教育改革D.废科举行新学是清政府改革之重
6.《唐六典》云:“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日发敕,五日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唐代皇帝文书的命名方式()
A.保障了政令的畅通和效率B.出于保证文书机密的考量
C.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体现了皇帝的权威与至尊
7.孙中山晚年说:“我们中国有一个立国的精神,有一个自尧、舜、万、汤、文、武、周公、孔子数千年来历圣相传的正统思想,这个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道统,我的革命思想、革命主义,就是从这个道统遗传下来的。”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
A.中国必须坚守传统的纲常伦理B.“打倒孔家店”不合时宜
C.三民主义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D.“尊孔复古”有其合理性
8.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虚构了几位君主关于政体的辩论。其中一位君主说道:逃过了傲慢的僭主(非法篡权的独裁者),却遇到一群傲慢的群氓也无法忍受我们可以在优秀分子中挑选一批人,让他们来掌权。这是因为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这位君主认可的政治制度是()
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B.古希腊的寡头政治
C.古希腊的僭主政治D.古罗马的元首制度
9.除《北齐书》外,“孝子传”在二十四史中占据固定席位,部分史书具体卷目和编修时代见下表。
史书及卷数
编修时代
卷目
史书及卷数
编修时代
卷目
《魏书》卷八六
北齐
《孝感传》
《宋书》卷九-
梁
《孝义传》
《晋书》卷八八
唐
《孝友传》
《南齐书》卷五五
梁
《孝义传》
《周书》卷四
唐
《孝义传》
《梁书》卷四
唐
《孝行传》
六
七
《隋
书》卷七
二
唐
《孝义
传》
《陈
书》卷三
二
唐
《孝行
传》
《北
史》卷八
四
唐
《孝行
传》
《南
史》卷七
三、七四
唐
《孝义
传》上、
下
据此可知,孝子形象的书写()
A.秉承纯粹的孝道观B.深受君权至上意识影响
C.始终没有改变标准D.逐渐倾向于孝与义并举
10.下图为16世纪中后期伊凡四世在位期间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A.实现富国强兵B.进行土地改革
C.加紧对外扩张D.加强沙皇权力
11澶渊之盟订立后,名臣富弼指出“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