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理解能力的提升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谦虚
B.欺骗
C.勤奋
D.欢乐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认真,所以受到了大家的表扬。
B.由于他工作认真,大家都表扬了他。
C.他的工作态度认真,因此受到大家的表扬。
D.他工作认真,大家因此表扬了他。
3.下列词语中,与“和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和顺
B.和缓
C.和谐
D.和平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B.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让人心情愉悦。
C.这座城市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我国的版图上。
D.她的歌声宛如天籁,让人陶醉。
5.下列词语中,与“谦虚”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A.自满
B.谦让
C.谦虚
D.谦恭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她的歌声犹如夜莺,让人陶醉。
B.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C.他的笑容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让人心动。
D.她的笑声宛如春风,让人心情愉悦。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认真,所以受到了大家的表扬。
B.由于他工作认真,大家都表扬了他。
C.他的工作态度认真,因此受到大家的表扬。
D.他工作认真,大家因此表扬了他。
8.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勤奋
B.勤恳
C.勤勉
D.勤快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让人心情愉悦。
B.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C.这座城市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我国的版图上。
D.她的歌声宛如天籁,让人陶醉。
10.下列词语中,与“和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和顺
B.和缓
C.和谐
D.和平
答案:
1.D
2.B
3.D
4.C
5.A
6.A
7.B
8.C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B.这座山仿佛在向我招手。
C.海洋的波涛在低语。
D.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2.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颜色的词语有:
A.红艳
B.落寞
C.青翠
D.灰暗
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B.天空是湛蓝的,海洋是碧蓝的,大地是翠绿的。
C.她美丽、聪明、善良。
D.这本书、那本书、每一本书都充满了智慧。
4.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状态的词语有:
A.神秘
B.沉重
C.翱翔
D.悠闲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
A.他勇敢地面对困难,却害怕面对失败。
B.白天,阳光明媚;夜晚,月光皎洁。
C.他身材高大,但性格内向。
D.雨后的空气清新,但地面泥泞。
6.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声音的词语有:
A.响亮
B.沉默
C.悠扬
D.隆隆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为什么不来参加我们的聚会?
B.什么是幸福?
C.她是否愿意嫁给我?
D.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
8.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味道的词语有:
A.鲜美
B.甘甜
C.酸涩
D.辛辣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
B.这件事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C.你怎么能够这样做?
D.这本书怎么可能不好看呢?
10.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情感状态的词语有:
A.愉快
B.悲伤
C.焦虑
D.愤怒
答案:
1.ABCD
2.AC
3.ABD
4.BCD
5.BD
6.ABCD
7.B
8.ABCD
9.ACD
10.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词语的构成是由字组成的,因此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语。()
2.语法错误一定是由词语搭配不当引起的。()
3.修辞手法是指作者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使用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
4.诗歌的押韵是诗歌的必要条件,没有押韵的诗歌不是真正的诗歌。()
5.语气词是汉语中用来表示语气和情感的小品词,如“呢”、“吧”等。()
6.“的”、“地”、“得”在句子中的用法完全相同,只是读音不同。()
7.主动句和被动句是句子的两种基本句式,它们在结构和意义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8.“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
9.在汉语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不能有多个主语。()
10.“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