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探析
倪妮储志新沈涛
[摘要]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构建的策略。在此背景下,针对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究,并给出参考建议,即:抓住思政契机,抢占宣传阵地;创新教学形式,破解教育难题;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学生管理;做好服务工作,落实教育任务,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1—2023年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1DJSZ5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2-0112-04[收稿日期]2022-11-06
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形式、话语均发生了变化。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面对面交流、理论宣讲、主题班会、团课、党课等方式开展,但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移到了线上进行,教育工作的载体、内容、形式、话语等均发生了变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常态。在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通过网络渠道学习,他们享受着现代化教育的便利,也承受着一些不良思想价值的影响。针对此,高校应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主动破除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路径创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时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的有效构建。
一、抓住思想政治契机,抢占宣传阵地
新常态下,各种信息交错烦杂,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基于此,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构建,深入互联网这一舆论主战场,积极抢占主战场高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开展第二课堂,与学生展开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想交流,让学生在宣传教育中提高思想觉悟,坚定政治信仰[1-2]。
高校要全面分析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变化,明确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阵地作用,并抓住契机积极打造全方位的教育宣传矩阵。其中包括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等网络课堂,以教育教学软件为依托,构建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拓展新媒体宣传平台,加强官方微博、微信等既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同时在抖音、B站、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注册官方账号,抢占新媒体宣传平台的高地;建立网络育人互动空间,促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完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育人互动空间。通过这样全面、系统的措施,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矩阵,推动教育宣传的新格局。
二、创新教学形式,破解教育难题
(一)展开线上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在新常态下,利用线上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转变教育思想和工作方法,利用云班课、智慧课堂等线上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从而强化思想引领,开辟线上教育阵地[3-4]。例如,某高校依托云平台加强思想引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其中统计学专业以党团日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开展云学習、云研讨,铸牢学生理想信念的根基;会计学专业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更新“习讲堂”专栏,及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思想,开设“轻影院”“轻阅读”等专栏,通过电影、书籍挖掘思想内涵,利用轻松、深刻、凝练的方式以小见大地传播理论思想;经济学专业开设线上中级党校培训课程,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确保学生“云端”培训,从“心”入党;金融学专业在清明节之际,开展主题为“英烈我想对您说”的网络互动活动,学习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勇担青年使命;文学系组织学生“云参观”雷锋纪念馆VR展馆,重读雷锋日记,让学生真切感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线上活动,学校可以打造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格局,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常态化的教育培养中成长成才。
(二)做好线下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虽然当前线上教育如火如荼,但是线下教育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5]。高校应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以及思想政治课程的要求积极展开线下教育,让学生在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在实践探索中强化政治导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设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专题活动,结合生活中的鲜明案例,讲授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真理的检验标准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真理观,以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