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待定系数法》教学教案.doc
文件大小:6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5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1

2.2.3待定系数法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出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2)会正确解方程(组),确定待定系数,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掌握待定系数法,并归纳使用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函数列方程(组);

难点:解方程,确定待定系数。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复习

引入

问1: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问2: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各有几个需要确定的系数?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概念

探究

阅读课本61页到例1的上方,完成下列问题:

(划线处教师停顿,由学生补充)

1、一般地,在求一个函数时,如果知道这个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把所求的函数写为一般形式,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求出这些待定系数,这种通过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来确定_____________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2、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1,4)点,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则________.

互动教学,通过阅读课本使学生回忆起初中学习的待定系数法的内容

因式分解法在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作用巨大,可适当引申十字相乘法。

例题解析

阅读课本例1与例2,独立完成课本练习A1~5

学以致用,通过练习A的基础题使学生有成就感,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概念深化

1、运用待定系数法解题步骤:

第一步:设出适当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第二步: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方程组,或消去待定系数,进而解决问题.

给定哪些条件,才能求出一个具体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在待定系数法中的设法:

设法1:已知顶点坐标(m,n),可设y=a,再利用一个独立条件,求a.

设法2: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设再利用一个独立条件求a.

设法3:已知三点设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检测

1.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1B.y=x+1C.y=-x-1D.-x+1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3.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求.

4.已知,则的值分别为()

(A)2,3(B)3,2(C)-2,3(D)-3,2u

5.已知二次函数,如果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m的值为()

(A)1(B)0(C)2(D)-1

通过课堂检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

小结

1.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2.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步骤。

作业

习题2-2A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多数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接触过,故本次授课比较轻松,多为复习性质的知识,通过本次课让学生再次加深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的异同之处,如高中抽象思维和数形结合思想等的应用,在普通教学中渗透逻辑思考方式和计算求解能力是本次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