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管理运筹学统筹图课件.pptx
文件大小:2.45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管理运筹学统筹图

汇报人:某某某汇报时间:2025.X.X

第一节第二节统第三节统第四节统概述筹图的组成筹图的绘制筹图时间参

数计算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1234

第一节概述

一、统筹法产生与发展

统筹法的理论基础运筹学产生于二战时期。

1956年美国杜邦建筑公司和兰德公司发展了一种“关键线路法”(CriticalPathMethod,简称CPM)。

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为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发展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简称PERT)。

20世纪60年代初期,钱学森、华罗庚把“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技术”统一起来定名为“统筹法”。

(一)统筹法的概念

统筹法是用网络图的形式把一项任务的有关项目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求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

二、统筹法及其

基本思路

04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01

运用网络形式来表示一项计划的各种工作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

03

通过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

02

通过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二)统筹法的基本思路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缺点

1.能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2.可以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

3.能在工作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者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

4.能够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5.保证自始至终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6.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更好的调配人力、物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7.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优化、调整和管理。

缺点:在计算劳动力、资源消耗量时,与横道图(甘特图)相比较为困难。

第二节双代号统筹图的组成

由工作、节点、线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一、工作(过程、工序、活动)

1.概念:

指可以独立存在,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和资源,能够定以名称的活动;或只表示某些活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需要消耗时间、空间和资源的活动。

2.工作的分类:(1)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的工作;

(2)只消耗时间而不消耗资源的工作;

(3)不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不占有空间的工作。

3.工作的表示方法:

(1)实工作:它是由两个带有编号的圆圈和一个箭杆组成。

i

(2)虚工作: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

①0

二、节点

1.概念:指网络图的箭杆进入或引出处带有编号的圆圈。它表示其前面若干项工作的结束或表示其后面若干项工作的开始。

2.特点:(1)它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2)它标志着工作的结束或开始的瞬间;

(3)两个节点编号表示一项工作。

i-j工作的结束节点

j-k工作的开始节点

j-k工作的结束节点

k

(1)目的:①便于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②便于检查或识别各项工作。

(2)原则:①不允许重复编号;

②箭尾编号必须小于箭头编号,即:ij。

前导工作

(紧前工作)

4.节点与工作的关系:

后续工作

(紧后工作)

5.节点编号:

2

三、线路

1.概念:

指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

2.线路时间:

它是指线路所包含的各项工作持续时间的总和。

3.线路种类:

(1)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中线路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2)非关键线路:

4.线路性质:

(1)关键线路性质:

①关键线路的线路时间代表整个网络计划的计划总工期;

②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都称为关键工作;

③关键线路没有时间储备,关键工作也没有时间储备;

④在网络图中关键线路至少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