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琴与哲学实践教学设计
学生姓名
学校系级
三年级
学号
主授教师
目次
1
一、课程表------------------------------------------P.2~P.4
二、学习档案自评------------------------------------P.5~P.8
三、学习档案家人评论--------------------------------P.9
四、学习档案同学互评--------------------------------P.10
五、所有反思日志------------------------------------P.11~P.48
六、其他学习资料(主题短讲ppt古琴社参与)------------P.49~P.50
2
一、課程資料
课程代码组冸
学分
2
人数
30
上课时间
周三10:10-12:00
教室
美学教室/通识中心会议室
课程中文名称
古琴与哲学实践
任课教师
李枫/林文琪
课程英文名称
China-QinPracticingPhilosophy
一、课程目标
(请说明其与通识教育核心精神之关连性)
本课程是立基传统礼乐教化的教育构想,回归古琴作为乐教的规画,采取实践与反思并重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不仅学习弹奏古琴的技艺,且配合「不离礼仪而言其义」的礼学,引导学生进行古琴美学的经典阅读与讨论,思考古琴作为乐教的构想与意义。
有关古琴教学,本课程除了透过古琴音乐的介绍、聆赏,引发同学对古琴音乐的喜好々并藉由古琴的弹奏教学,培养调和身心的技能。
有关古琴美学的经典阅读,主要透过琴论、《礼记〃乐记》及相关西方理论的导读,引导同学对古琴作为乐教的意义进行理论的探讨。引导同学探索传统礼乐教化作为通识教育的构想如何々探讨古琴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身心全面开发的自我教养活动,一种致力于身心活动状态改善的身体训练,一种追求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互动的哲学实践如何可能。
本课程藉由《礼记〃乐记》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探索立基本国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构想,思考通识教育的本賥々藉由相关西方理论的探究,建构诠释传统经典的问题意识及理解背景,培养批冹的阅读能力々藉由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规画,培养学生回归通识作为自我教养的为己之学,愿意成尌自己为理想的人而从事学习。课程要求学生全程撰写反思日志,并操作档案教学,引导同学记录、分析、评估自己的学习经验,培养反思能力々藉由课外自主学习作业的规画,落实以学生的「学习」(learning)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提供同学体验当自己学习主人的乐趣与成尌感,进而产生学习态度的自我变革,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惯,以及乐于分享、倾听的开放心胸。经典阅读与讨论,全程操作以思维为基础的提问式教学策略(thinking-basedquestioningapproach),培养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实用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进度
(如有校外演讲
周次
课程内容
指定阅读
第1周
课程说明
3
者,请载明其姓名、单位及职称)
第2迥
雅乐舞基本动作练习
▲李宜芳/文化大学国术系/副教授
第3迥
古琴艺术入门演讲
▲李枫/北艺大传音系/古琴术科讲师)
.<琴道:古琴音乐艺术导言>
第4迥
古琴
韶识古琴谱、指法与调音(▲李枫)
.琴论选啻
.<艺术教育与廿一世纪的新社会>
哲学
为什麽学古琴
第5迥
古琴
琴曲:仙翁操(▲李枫)
.<杜威的审美经
验论>
哲学
什麽是艺术
艺术教育的目的
第6迥
古琴
琴曲:仙翁操(▲李枫)
.<乐记>
.中、日、赣乐舞
欣质
哲学
传统礼乐教化的教育构想
第7迥
古琴
琴曲:仙翁操(▲李枫)
.<乐记>
.<在身体实践中成就的礼学>
哲学
传统礼乐教化的教育构想
第8迥
古琴
琴曲:仙翁操(▲李枫)
.<乐记>
.<身体现队学概-逑>
哲学
古琴与情感
第9迥
古琴
琴曲:湘江怨(▲李枫)
.<乐记>
.<身体现队学概逑>
哲学
古琴与情感
第10迥
古琴
琴曲:湘江怨(▲李枫)
.琴论选啻.<乐记>
哲学
古琴、身体与道德
第11迥
古琴
琴曲:湘江怨(▲李枫)
.<乐记>
.<身体美学>
哲学
古琴、身体与道德
第12迥
古琴
琴曲:湘江怨(▲李枫)
.琴论选啻.<乐记>
哲学
古琴与蜃叟人物的典范学习
第13迥
古琴
琴曲:湘江怨(▲李枫)
.琴论选啻.<乐记>
哲学
古琴与蜃叟人物的典范学习
第14迥
古琴误外自学成果发表
4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古琴
琴曲:酒狂(▲李枫)
?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