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火针联合血余炭外敷治疗带状疱疹1677例
陶敏慧1,陶洪宝2,石晓燕3,陶凯岳4
(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巴塞罗那詹姆斯外科医院,3郑州春和堂中医门诊,4.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血余炭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火针疗法?持加热毫针对病灶直接烧刺。2.血余炭外敷血余炭研末拌芝麻油敷在病灶上。结果:治愈1562例,显效98例,好转5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98.39%。结论:火针联合血余炭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疼痛;火针;血余炭
带状疱疹,俗称为“缠腰龙”或“蛇盘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性水疱和局部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皮肤外用药物等,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但往往存在疗效不稳定、副作用较多等问题,多留有神经痛、瘢痕、色素沉着等,笔者自曾祖父始应用火针联合血余炭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满意,不留神经痛、瘢痕和色素沉着,由于年代久远病历资料很不完整,笔者从2010年7月-2025年1月应用此法治疗患者1677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677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868例,女809例,年龄6-95岁,平均年龄59.5岁,病程1-25天,病灶位于腰肋部921例,胸背部673例,其他部位83例。
1.2诊断标准参考《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①基本损害,皮损多为绿豆大小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地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②皮疹好发胸、胁部,颈部次之。③皮疹出现前,常有局部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疼痛。
1.3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年龄性别不限,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程至少1天,皮肤上出现单侧、带状分布的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等,患者自愿参加本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按照研究要求完成治疗过程并定期接受随访。排除标准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等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弱者、有恶性肿瘤、精神病者等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不符合带状疱疹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对治疗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的患者;未按规定接受治疗或自行服用对病情有影响药物的患者。
1.4疗效标准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显效:皮疹消退约8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好转:皮疹消退约30%-8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2治疗
2.1治疗方法??火针疗法根据皮损部位选择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然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白亮。采用围刺和点刺两种方法。围刺法:根据疱疹的发展方向,将烧白亮的细型火针(直径0.5mm)对疱疹较密集的局部周缘进行平刺、围刺。点刺法:将烧白亮的中号平头火针(1.0mm)对初起的疱疹中心进行点刺,点中时常可听到“啪、啪”声。治疗时术者手法要熟练、轻巧,做到速刺疾出,不留针,并严格掌握针刺适应症。一般四肢、腰髋部刺入0.5寸,胸背部不超过0.2寸,在疱疹的头尾两端可适当深刺,最后将所有疱疹一一点净。嘱患者施术当日避免洗浴,如出现针孔灼热,微肿或瘙痒等现象切勿搔抓,以防感染。此法一般施术2~3次即可。②血余炭外敷?根据病灶大小,剪本人或他人的头发少许,确保无杂质后点燃,留下的灰烬即为血余炭,研磨成细粉,使用适量芝麻油调制成糊状,外敷于针刺后的疱疹区域,每日更换一次,直至疱疹完全结痂脱落。
2.2火针疗法的操作与注意事项?火针疗法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将特制的金属针在火上烧红至白亮,然后迅速而准确地刺入患者病变部位的穴位或皮肤。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在接受火针治疗前应接受全面的身体评估,确保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2.3治疗中监测?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疱疹结痂脱落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指标,以便评估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在治疗初期,多数患者(1425例,占85%)表示疼痛有所减轻。经过持续治疗,1612例(96%)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下降,其中1397例(83%)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疱疹结痂时间:平均结痂时间为治疗后的第3.5天。大部分患者(1523例,占91%)在治疗后一周内疱疹完全结痂;愈合情况:经过持续治疗,1653例(98.6%)患者的疱疹完全愈合,未留下明显疤痕;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