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化学烧伤的护理.pptx
文件大小:6.2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2.39千字
文档摘要

化学烧伤的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化学烧伤概述02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03急救处理原则04创面护理方法05并发症管理06康复指导与预防

01化学烧伤概述

化学烧伤定义化学烧伤特点指人体接触化学物质后,由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腐蚀、氧化等作用而引起的皮肤、黏膜或更深层次的组织损伤。损伤程度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伤口通常较深,不易愈合;可能伴有严重的疼痛、红肿、水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中毒或器官功能衰竭。化学烧伤定义与特点

常见致伤化学物质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硝酸等,可引起皮肤、黏膜的腐蚀和坏死。01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等,可使组织蛋白变性,破坏细胞结构。02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可引起皮肤、黏膜的氧化和坏死。03有毒物质如氰化物、砷化物等,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中毒。04

损伤程度分类标准伤及皮肤表皮层,局部红肿、疼痛、水疱,经过适当治疗可短期内痊愈。轻度化学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伤口较深,伴有明显的疼痛、水肿和渗出,可留下瘢痕。指伴有严重全身性中毒症状或器官功能衰竭的化学烧伤,如化学性烧伤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肾脏等器官的严重损伤。中度化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伤口深、范围广,疼痛剧烈,可伴有全身性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重度化学烧重度化学烧伤

02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通过观察烧伤部位和面积,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和范围。观察烧伤部位和面积烧伤范围快速判定烧伤深度可分为浅度烧伤、深度烧伤和炭化,通过观察烧伤表面的颜色、质地和感觉,可以初步评估烧伤深度。评估烧伤深度

化学物质性质识别识别化学物质类型了解烧伤是由哪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01判断化学物质浓度化学物质的浓度越高,对皮肤的损伤越大,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中和或稀释。02

紧急防护装备选用01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防护手套、防护服、呼吸器等防护装备。02紧急处理泄漏对于可能泄漏的化学物质,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堵漏或转移,避免化学物质继续扩散。

03急救处理原则

污染源脱离方案化学品进入眼睛迅速脱去污染的衣物,避免化学品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吸入化学品化学品溅到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尽可能眨眼睛,以便将化学品从眼睛中冲洗出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冲洗时间标准一般情况下,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20分钟,以确保彻底清除皮肤或眼睛表面的化学品。冲洗时间冲洗时应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流速,以便将化学品及其残留物彻底冲洗干净。冲洗强度

中和剂使用禁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自行使用中和剂因为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化学反应,加重伤情。01专业中和剂如果必须使用中和剂,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并选用针对特定化学品的专用中和剂。02

04创面护理方法

清除坏死组织化学烧伤后应尽快清除坏死组织,以减少毒素吸收和感染风险。保护正常组织清创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正常组织,避免损伤。彻底清洗伤口用无刺激性的消毒液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残留化学物质。伤口止血处理如有出血,应迅速进行止血处理。清创操作技术要点

敷料选择与覆盖原则选用合适敷料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油纱布、棉垫等,以减少刺激和粘连。敷料保持湿润敷料应保持湿润,避免伤口干燥,有利于组织再生。定期更换敷料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促进愈合。敷料固定牢靠敷料应妥善固定,避免脱落或移位。

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在接触伤口前后要洗手,并戴无菌手套,防止交叉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受潮,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伤口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红肿、渗出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05并发症管理

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血、尿、便中相关毒性物质的浓度。毒性物质浓度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血液检测010302毒性吸收监测指标观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的变化。毒性效应监测04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性损伤,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监测尿量及尿常规。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监测肝功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避免皮肤受到进一步损伤,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器官功能保护策略呼吸系统保护肾脏保护肝脏保护皮肤保护

疤痕增生干预方案压力疗法、硅酮敷料等。物理治疗局部使用抗疤痕药物,如类固醇激素、维A酸等。药物治疗通过激光照射,减少疤痕的形成和增生。激光治疗对于严重的疤痕增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并进行皮肤移植。手术治疗

06康复指导与预防

皮肤修复护理指导皮肤清洁保持创面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品,采用温和清洁剂进行皮肤清洁。01皮肤保湿使用医生推荐的保湿霜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