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针、光动力联合自体血注射治疗中重度痤疮1779例
陶洪宝1,石晓燕2,刘砼3
(1.巴塞罗那詹姆斯外科医院,2.郑州春和堂中医门诊,3.北京协和医院451100)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电针、光动力联合自体血注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高频电针,直刺阿是穴、背部阳性反应点;2.光动力,外敷光敏剂5%ALA凝胶,激光照射;3.自体血注射,采静脉血注射到特定穴位。结果:治愈1109例,显效505例,好转105例,无效60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三种疗法结合,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疗效显著提升,为中重度和易复发的痤疮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痤疮;高频电针;光动力;自体血;穴位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大致为8.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户外活动的减少,其发病率有逐年提高、日趋严重的趋势,常因自行挤压,处理不当,或多或少会遗留瘢痕、色素,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笔者们于2012年—2024年期间,分别在不同单位运用高频电针、光动力联合自体血注射治疗中重度痤疮1779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779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921人,女858人;病程在15天至10年不等,平均2.4年;年龄12岁至52岁,平均26.2岁。
1.2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遵照PillSburv分级法,Ⅰ级,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或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Ⅱ级,较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Ⅲ级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0-100个,结节3个;Ⅳ级重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100个,结节/囊肿3个。
1.3病例选择标准
①符合pillsburv分级,Ⅲ级Ⅳ级的患者;②本方案治疗前一周和治疗期间无其他相关治疗;③无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疤痕体质、怀孕等;④愿意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并拍照存档者。
1.4.患者治疗分型参照标准
痤疮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可分为:①肺经风热型多为黑头粉刺,颜面潮红,与毛囊一致的散在丘疹无自觉症状,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②湿热蕴结型皮疹红肿疼痛或伴有脓疱、口臭、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者。③痰凝血瘀型皮损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色暗红,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滑者。④冲任失调型女性患者皮损在月经前加重者。
1.5疗效标准
①临床痊愈,经1-4次治疗后2个月皮损全部消失或仅留有色素沉着;②显效经1-4次治疗后2个月,皮损70%以上消失,脓包、结节、囊肿变平;③好转,经1-4次治疗后2个月皮损消失20-70%,脓包、结节、囊肿变小或变少50%以上;④无效,经1-4次治疗后2个月皮损消失20%以下,脓包、结节、囊肿变小或变少50%以下。
2.治疗方法
2.1高频电针皮损局部治疗
①选择电针面部推荐使用径0.25mm*13mm针头。②清洁皮肤需要先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和酒精棉进行皮肤消毒,清除局部污物,保证针刺部位无菌。③治疗迅速垂直刺入皮损顶部迅速拔出,深度控制在病灶大小2/3左右,小的刺一下即可,如遇脓包、结节、囊肿,可用粉刺挤压器挤出囊内物后多点轻刺,消毒局部皮肤,暴露针孔,自然结痂,4-6天会自行脱落,一周后可行再次治疗。
2.2高频电针背部阳性反应点治疗
①寻找阳性反应点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尽量躬起背,用手掌在脊柱两侧摩擦数次,在第一胸椎至第十二胸椎旁开5分至3寸范围内找寻稍突起于皮肤针帽大小、呈灰白色、棕褐、暗红或淡红色、压之不褪色的疹。②治疗碘伏消毒皮疹后,迅速垂直刺入马上拔出,深度控制在2mm左右,如遇出血不要摁压,自然止血后暴露针眼。大多数患者一次可治疗所有阳性反应点。
2.3光动力治疗
①嘱患者治疗前1周停止使用维A酸类药物。②清洁皮肤后将新鲜配制的5%ALA凝胶均匀的湿敷于病灶部位,塑料薄膜覆盖并封包,2-3h后采用波长630nm的LED冷光源照射,照射时间20-30min,照射距离10-15cm,一周后可行再次治疗。③治疗结束后,患者皮损部位可出现针刺感、烧灼感及疼痛感,对于出现的光敏反应,如轻度可避光,局部结痂、脱屑、轻微痒感,嘱患者勿搔抓患处,防止感染或瘢痕形成,可外用抗生素软膏或保湿剂来缓解,痂皮在7-10d会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少部分患者治疗后3-4d出现色素沉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消退。
2.4自体血穴位注射
①消毒采血部位,于患者肘窝或腘窝静脉抽血2Oml-50ml后即刻(不加抗凝剂)注射至一侧穴位,每个穴位注射约2-10m1,以患者有酸麻胀感觉为佳,术毕用无菌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