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耳鼻喉模拟习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17.71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06万字
文档摘要

耳鼻喉模拟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患者男性,45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闭及耳鸣,不伴耳痛及发热,自述按压耳屏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未作特殊检查及治疗。若患者诊断为单纯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下治疗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切开术

B、病因治疗

C、外用抗生素滴耳剂

D、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

E、清除中耳积液

正确答案:C

2.患者女性,39岁,身高160cm,体重50kg,入睡打鼾3年,PSG监测结果:AHI:3.2次/h,脑电图显示有频繁微觉醒,平均血氧饱和度97%,最有可能的诊断

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B、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D、低通气综合征

E、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正确答案:E

3.小儿急性喉炎的气管切开时机是

A、Ⅲ度呼吸困难注射地塞米松症状无改善者

B、严重声嘶

C、缺氧

D、Ⅳ度呼吸困难

E、Ⅰ度呼吸困难

正确答案:A

4.鼻窦恶性肿瘤以下哪个部位最多见

A、蝶窦

B、额窦

C、筛窦

D、上颌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鼻腔黏膜按其部位、组织学构造和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

B、嗅区黏膜在成人分布范围较广

C、嗅区黏膜为无纤毛假复层柱状上皮

D、嗅区固有层中还有管泡状腺体

E、呼吸区大部分黏膜上皮仍由柱状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

正确答案:B

6.鼓切迹位于

A、外耳道的后方

B、外耳道的前方

C、鼓沟上部

D、鼓窦

E、鼓膜

正确答案:C

7.患者男性,19岁,诉耳痛,耳灼热感。检查:有耳屏压痛和耳廓牵引痛,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潮湿。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A、耳痛剧烈者给止痛药和镇静剂

B、清洁外耳道,保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

C、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D、外耳道红肿时,局部敷用鱼石脂甘油或紫色消肿膏纱条,可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E、保持外耳道处于碱性环境

正确答案:E

8.颈部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A、血管瘤

B、甲状腺腺瘤

C、纤维瘤

D、神经鞘膜瘤

E、脂肪瘤

正确答案:B

9.患者中年女性,左侧鼻腔多脓涕,左侧颜面部胀痛进行性加重1年余,无颈部淋巴结肿大,CT示左侧上颌窦内半圆形肿物,边界清晰,增强无强化,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最符合下列哪项诊断

A、鼻乳头状瘤上颌窦侵犯

B、慢性上颌窦炎

C、上颌窦囊肿

D、上颌窦真菌病

E、上颌窦恶性肉芽肿

正确答案:C

10.患者14岁,外耳及周围皮肤奇痒,伴烧灼感,挖耳后流出黄色水样分泌物,未诉耳痛,听力下降,检查患处红肿,散在红斑、粟粒状丘疹、小水疱;丘疹水疱破裂后,有淡黄色分泌物流出,皮肤为红色糜烂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中耳炎

B、亚急性湿疹

C、急性湿疹

D、慢性湿疹

E、丹毒

正确答案:C

11.喉咽恶性肿瘤中,95%为

A、多形性腺瘤

B、鳞状细胞癌

C、腺癌

D、肉瘤

E、杯状核细胞瘤

正确答案:B

12.中鼻道后下段积脓一般提示

A、蝶窦炎

B、全鼻窦炎

C、上颌窦炎

D、后组筛窦炎

E、额窦炎

正确答案:C

13.患儿男性,13岁,双侧鼻腔间断出血半年,查见双侧利特尔区黏膜糜烂,血管扩张,以下治疗错误的是

A、应用30%三氯醋酸先烧灼一侧鼻腔黏膜

B、鼻腔应用抗生素软膏,使黏膜湿润,促进黏膜恢复

C、应用射频烧灼一侧鼻腔黏膜

D、可适当应用止血剂治疗

E、可用射频同时烧灼两侧鼻腔黏膜

正确答案:E

14.左侧喉返神经容易受损伤是因为

A、径路较短

B、离主动脉太近

C、径路较长

D、离甲状腺较近

E、位置较深

正确答案:C

15.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病因不包括

A、鼻咽部手术

B、鼻息肉

C、鼻咽癌放疗

D、精神高度紧张

E、萎缩性鼻炎

正确答案:B

16.以质脆而表面有白点的息肉样损害为特征

A、希伯孢子菌

B、念珠菌

C、放线菌

D、曲菌

E、毛霉菌

正确答案:A

17.急性会厌炎的主要症状不包括

A、咽干,痒

B、吞咽痛

C、喉阻塞

D、声音嘶哑

E、吸气性哮鸣音

正确答案:D

18.喉白斑的特点为

A、10岁以下小儿多见,发生在小儿常为多发性,生长较快,易复发

B、起源于结缔组织,由纤维细胞、纤维束组成,血管较少,基底呈蒂状或盘状

C、可发生于喉的任何部位,色红或略紫,有黏膜破裂者可导致出血

D、多位于杓会厌襞或突入梨状窝,色淡红,表面光滑,圆形坚实

E、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为喉黏膜上皮增生和过度角化形成

正确答案:E

19.鼻腔的第二道防御线是

A、较粗颗粒被鼻毛阻挡

B、较细的尘粒和细菌附着在黏液毯上,借助于上皮纤毛运动,向后排至鼻咽部

C、鼻黏液中溶菌酶及白细胞

D、有些颗粒物质经过腺样体或其他淋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