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肛瘘治疗专家共识.pdf
文件大小:136.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37万字
文档摘要

2021

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复杂性肛瘘关键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

推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推荐意见:

该项目属于中医外科学范围。团队长期坚持中医疗法结合现代先进诊断技术,对

复杂性肛瘘开展临床与应用研究,将关键诊疗技术融入实践,解决难点,形成创新

成果,得到国内外认可。

该团队率先建立复杂性肛瘘影像学精准评价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展磁共振多模

态成像联合经直肠高频线阵型超声诊断模式,制订并优化肛周磁共振扫描参数,确

定T1加权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增强序列为最佳成像序列,研发并应用一种肠道球囊

导管,提高了肛瘘高低位分型的准确性;首创对口切开旷置结合垫棉疗法治疗复杂

性肛瘘,集微创、规范、加速康复于一体,将现代外科微创理念融入传统肛瘘敞开

术式中,以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为治疗宗旨,通过“对口切开”,将大切口变为小切口

以缩小创面范围,通过“旷置”充分保护正常肛门括约肌,并结合中医传统外治“垫棉

推荐单位法”促进新生组织粘连以缩短愈合时间;率先建立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标准操作规范

体系,应用多中心、随机、阳性对照、析因试验设计研究,明确了肛瘘术后熏洗药

物的组方、药物浓度、药物温度的最佳选择以及熏蒸及洗浴时间的合理控制,制订

了统一的熏洗操作流程、熏洗治疗的适应症及统一的疗效观察标准。

成果推广应用至全国15家医疗单位,应用近15年,诊治复杂性肛瘘患者3.3

万余例,手术成功率和临床治愈率均达到95%以上。主办继续教育项目班15次,培

训基层肛肠医师2200余人,接收专科进修医师200余人。主编参编专著教9部,

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20篇,总被引用295次,其中他引267次;培养博士研究生

8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5次,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该团

队开展的“复杂性肛瘘诊疗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曾于2018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我单位认真审核项目填报各项内容,确保材料真实有效,经公示无异议,推荐

其申报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中医外科学范围。本团队长期坚持中医疗法结合现代先进诊断技术,

对复杂性肛瘘开展临床与应用研究,将关键诊疗技术融入实践,通过临床多学科协

作诊疗团队(MDT)模式开展复杂性肛瘘诊治,术前运用磁共振(MRI)等手段对疾

病进行诊断和分型,根据诊断分型结果实施针对性手术方式,术后采用中药熏洗疗

法标准操作规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解决难点,形成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

认可。

1.率先建立复杂性肛瘘影像学精准评价体系

在国内率先开展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联合经直肠高频线阵型超声诊断模式。制订并

优化肛周磁共振扫描参数,确定T1加权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增强序列为最佳成像序

列,研发并应用一种肠道球囊导管,提高了肛瘘高低位分型的准确性,并使复杂性

肛瘘的内口显示率由67%提高到90%,同时联合经直肠高频线阵超声检查,进一步

明确瘘管的数量、走行及与肛门括约肌、肛管直肠环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制定复杂

性肛瘘的最优化、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在对53例半马蹄型肛瘘和

8例全马蹄型肛瘘的手术前后结果比较中发现,其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

94.3%(50/53)和87.5%(7/8)。

2.首创复杂性肛瘘对口切开旷置结合垫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