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手术插管护理
演讲人:
日期:
06
护理质量优化
目录
01
术前准备要点
02
插管操作流程
03
术后护理措施
04
并发症处理
05
患者康复指导
01
术前准备要点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评估手术风险
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术前检查
全面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包括乳腺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患者评估与风险筛查
插管设备选择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管设备,如导管、穿刺针等,并确保设备完整无损。
设备灭菌
对插管设备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插管设备选择与灭菌
患者体位与心理疏导
患者体位
根据手术需要,将患者置于合适的体位,如坐位、卧位等,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
02
插管操作流程
消毒范围与无菌操作规范
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使用无菌消毒剂和棉球,避免交叉感染。
无菌操作
以乳头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的区域,包括整个乳房、腋窝和锁骨下方。
消毒范围
准备无菌插管、导管、敷料等器械,确保插管过程顺畅。
器械准备
借助超声、X线等影像技术,确定乳腺导管的位置和走向,提高插管准确性。
影像定位
在插管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疼痛,同时也可避免因疼痛而导致的插管困难。
局部麻醉
通过触摸和视觉确定肋间隙、锁骨中线等体表标志,作为插管位置的参考。
体表定位
插管位置定位技巧
心率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监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等风险。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避免因血压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的并发症。
03
术后护理措施
导管固定
使用无菌敷料和胶布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滑脱或扭曲。
导管通畅
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堵塞或受压,确保引流顺畅。
渗液观察
密切观察导管周围是否有渗液,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导管固定与渗液观察
切口感染预防策略
在插管、换药等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降低感染风险。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无菌操作
定期换药
抗生素应用
疼痛评估
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疼痛分级管理方案
01
疼痛记录
记录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和伴随症状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02
镇痛治疗
根据疼痛分级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或采取其他镇痛措施,减轻患者疼痛。
03
非药物镇痛
采用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缓解患者疼痛。
04
04
并发症处理
血肿识别
密切观察伤口周围是否出现淤血、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血肿。
堵塞识别
导管堵塞表现为导管内液体流动不畅、引流不畅或完全堵塞。
血肿处理
小血肿可自然吸收,较大血肿需穿刺抽吸或手术清除。
堵塞处理
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更换导管或采用其他方法疏通导管。
常见并发症识别(血肿/堵塞)
导管移位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插管,将导管缓慢拔出并重新定位,确保导管尖端在目标位置。
导管移位处理
导管固定不稳、患者活动过度或外力牵拉等因素导致导管移位。
导管移位原因
重新固定导管,确保导管稳定不动,避免再次移位。
导管固定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过敏反应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皮疹、水肿等过敏反应症状。
立即停止插管,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过敏反应处理
术前了解患者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导管和麻醉药物,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预防措施
05
患者康复指导
A
B
C
D
勿剧烈运动
插管后需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跳跃等,以免导管脱落或移位。
日常活动限制说明
睡姿调整
睡觉时避免压迫患侧乳房,可将手臂垫高以减轻肿胀。
限制手臂活动
尽量减少患侧手臂的活动,避免牵拉、挤压乳腺组织。
避免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勿用手触摸或揉搓伤口。
自我检查与清洁方法
每日检查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感染等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观察伤口情况
按照医生指导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用温水轻轻清洗乳房及乳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
洗澡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皮肤长时间潮湿。
清洁乳房及乳头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皮肤干燥
01
02
03
04
复诊时间
根据医生指导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监测指标
注意乳房疼痛、肿胀、硬结等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影像学检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恢复情况。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