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儿童焦虑抑郁障碍.ppt
文件大小:3.16 M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6.27千字
文档摘要

病因父母患抑郁障碍的子女常有早发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抑郁父母的子女患一种焦虑障碍的风险是对照组子女的3倍父母患焦虑障碍的子女有早发焦虑或抑郁的风险焦虑和抑郁的家系中存在焦虑和抑郁混杂现象第30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第3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子生物学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与儿童内化性行为问题有关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SLC6A2)基因是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一个危险因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T128C多态性与抑郁之间存在阳性关系,并且发现具有C/C等位基因者有较低的易感性第32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指个体在群体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洞察他人内心世界、预测他人行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情感表达和社交信息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社会认知影响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第33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会认知Simonia等研究发现患有社交恐怖症的患儿表情识别的错误率高,主要表现在识别喜悦、悲伤和厌恶等几种表情Erin等应用情境判断的分测验和表情识别分测验以及标准化面部表情识别测验,发现患有抑郁障碍的青少年识别面部表情时出现更多的错误,将悲伤和恐惧的表情识别为愤怒,这与其交往问题和敌对行为相关第34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象学社会认知相关脑区:临近杏仁核的颞叶、前额叶腹内侧皮质、扣带前回、颞上沟等,通路的破坏使社会相关刺激加工所必须的信息整合过程不能顺利进行MicMillan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儿童的杏仁核总体积及右侧体积均增大Tomas等采用恐怖面孔刺激模式探讨焦虑、抑郁儿童与健康对照组杏仁核功能的不同,发现焦虑儿童杏仁核活动增强,抑郁儿童杏仁核活动减弱Rosso等研究发现抑郁儿童杏仁核体积较对照组小第35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象学Guyer给社交焦虑儿童观看同伴照片,当预期伙伴不愿意和自己交往时,社交焦虑组比健康对照组杏仁核激活更强;功能连接分析揭示杏仁核和腹外侧前额叶皮层之间出现显著的阳性关联第36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结果前额叶认知控制系统活性高于皮层下边缘情绪加工系统第37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质气质指人类个体稳定一致的行为倾向性,即人类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特征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气质的遗传度0.3-0.60行为抑制(behavioralinhibition)气质:儿童对新奇和/或不熟悉的情境的异乎寻常的害羞、害怕和退缩倾向第38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行为抑制与焦虑障碍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期行为抑制存在着与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特定联系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发现幼时行为抑制可预测青少年期起病的抑郁障碍第39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环境因素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主要照料者—母亲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Bowlby,1969)幼儿的依恋主要表现为哭、笑、喊叫、抓握、吸吮、躯体依偎及跟随等行为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缺乏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比安全型依恋儿童有更高的焦虑、抑郁水平早期母爱剥夺会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基因的DNA甲基化,导致应激时HPA轴反应性的变化第40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家庭环境矛盾冲突多,拒绝多,情感缺乏交流,情感表达少,相互支持少,虐待重大的生活事件、童年不幸的遭遇、缺乏社会支持童年丧失父母或父母分离、早年亲子关系不良第4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儿童焦虑抑郁障碍第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儿童社交恐怖症倩倩,女13岁,从小十分胆小,见到不熟悉的人不肯说话,到新环境十分拘谨;什么事都依赖妈妈,至今不敢自己买东西;她不爱和小伙伴玩,不喜欢参加集体游戏,沉默寡言;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不敢看老师,回答完问题往往背上冒冷汗,手脚冰凉。有时妈妈将她带到办公室,她十分不自在,仿佛在忍受酷刑,催促妈妈快走。第2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广泛性焦虑障碍2个月前一次小考没考好(从前3名掉到了第16名,她感到非常失落,以后总是担心考试出错挨老师批评,担心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被同学嘲笑。因而不愿去上学,常常以头昏、头痛、恶心、胃痛为托词,要求留在家里.妈妈一提“上学”就发脾气,一个星期有2~3天不去上学。可是呆在家里又着急,担心功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