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教案 第5课 预防与处理婴幼儿窒息伤害.pdf
文件大小:2.73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63万字
文档摘要

课题第五课预防与处理婴幼儿窒息伤害

课时6课时(27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窒息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婴幼儿窒息的原因及症状

(3)熟悉婴幼儿窒息的预防与安全管理

(4)能够识别可能导致婴幼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5)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并能够对婴幼儿窒息采取现场紧急处理措施

(6)掌握婴幼儿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7)能够对婴幼儿溺水采取现场紧急处理措施

素质目标:

(1)深刻理解预防与处理婴幼儿窒息伤害的现实意义

(2)培养预防婴幼儿窒息伤害的安全意识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外伤性出血的概念及种类、婴幼儿外伤性出血损伤、婴幼儿外伤性出血损伤预防与安全管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婴幼儿外伤性出血的止血与包扎、婴幼儿切割伤的初步处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导入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引起婴幼儿窒息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导入

(2)如何做好婴幼儿窒息的预防和安全管理?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窒息的概念及种类、婴幼儿窒息的原因及症状、婴幼儿窒息伤害

的预防与安全管理等知识

一、窒息的概念及种类

(一)窒息的概念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机体通过呼吸,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呼吸过程由三

个环节组成:一是外呼吸,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

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二是血液中气体的运输;三是内呼吸,包括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以

传授新知

及细胞呼吸的过程。上述任何一个呼吸过程受阻或异常,都会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严重

的可能引起组织细胞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和形态结构损害,整个过程称为窒息。

(二)窒息的种类

根据窒息原因的不同,窒息可分为机械性窒息、中毒性窒息、病理性窒息、新生儿窒息等。

1.机械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是指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困难或无法呼吸的现象。发生机械性窒息的原因主要有食物、

液体被吸入气管,异物堵塞气道,房屋坍塌、人群挤压等压迫胸腹部,被人以外力缢、绞、扼住颈部,患急性

1

喉头水肿等。

2.中毒性窒息

中毒性窒息是指毒物作用使血红蛋白变性或发生功能障碍,细胞内氧化酶功能降低或消失,细胞膜的通透

性改变,导致红细胞对氧气的运输能力降低,组织细胞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过程受阻,呼吸肌、呼吸中枢的功

能异常,从而产生呼吸困难或无呼吸的现象。

3.病理性窒息

病理性窒息指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或无呼吸的现象。呼吸道疾病(如急性声门水肿、急性肺炎

等)、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尿毒症、破伤风、狂犬病等,都可能导致病理性窒息。

4.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产前因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者在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衰竭,导致出生后1分钟

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的现象。新生儿窒息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等一系列危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