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生儿质控及评价标准.ppt
文件大小:1.76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4.83千字
文档摘要

(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反映早产儿救治水平、管理能力要选择比较敏感、比较重要的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 VLBW早产儿,NEC发生率5-10%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率 ﹤2000克早产儿ROP发生率10-15%2、重要并发症发生率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VLBW10-20%,ELBW20-30%>20%太高,<10%较好脑白质损伤发生率在VLBW早产儿发生率20-30%早产儿后遗症发生率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2、重要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住院病死率(1)住院新生儿总病死率(%)住院新生儿死亡总数/出院新生儿总数如何标准化?放弃、自动出院,必须纳入病死率入院后2小时内死亡可以不纳入一般Ⅲ级NICU住院病死率为2~3%,>3%太高,<2%较好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新生儿质控及评价标准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生儿医学已经取得快速发展普遍建立NICU质量如何?病人安全是否有严格保障?必须将重点转移到质量管理背景新生儿科主任的紧迫任务和职责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何评价一个新生儿科的质量和综合水平?核心技术、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病人安全如何建立评价机制和方法?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建立科学评价方法目的:持续改进质量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背景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质量控制与病人安全评价标准科室设置的评价标准科室管理制度的评价标准关键诊疗技术的开展与评价标准诊疗效果的评价准备病人安全的评价标准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新生儿科设置的质量标准新生儿病房的分级设置标准环境和面积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硬件和软件的基本保证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新生儿病房的分级管理标准将新生儿病房分级管理一般分为三级,也有分为四级每级再分为不同等次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管理分为三级六等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生儿病房的分级定义?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沿用AAP《隶属于大学最高级 别的新生儿中心建议统一的能力分级定义》,将新生 儿病房分为3个级别、6个等次,并有其具体定义的技 术能力和条件,收治对象范围则更为细致明确Ⅰ级:新生儿基础护理病房Ⅱ级:新生儿特殊护理病房 A、B等Ⅲ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A、B、C等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Ⅰ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基础护理病房)?具备下列能力和条件:1.新生儿复苏2.健康新生儿评估及出生后护理3.生命体征平稳的轻度外观畸形或有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的护理和医学观察4.需要转运的病理新生儿,离院前稳定病情注:生命体征平稳的轻度外观畸形的足月新生儿,如:多指、耳前赘、睾丸鞘膜积液或疝气等。生命体征平稳的有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如:G6PD缺乏症患儿、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母亲新生儿、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发热母亲新生儿、胎膜早破新生儿、轻度的胎粪污染新生儿等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Ⅱ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特别护理病房)A等?具备Ⅰ级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能力和条件: 1.生命体征稳定的出生体重≥2000克的新生儿或胎龄≥35周的早产儿的医疗护理2.生命体征稳定的病理新生儿的内科常规医疗护理3.上级新生儿病房治疗后婴儿的医疗护理二级A等新生儿病房收容的生命体征稳定的病理新生儿,如1.生后5分钟Apgar评分4-6分和/或需要任何形式复苏的新生儿;2.需要静脉给予葡萄糖、电解质溶液以及抗生素的新生儿;3.需要鼻饲喂养的新生儿;4.需要隔离护理新生儿;5.需要面罩或头罩给氧的新生儿;6.需要特殊护理的患有先天畸形新生儿;7.需要接受光疗的新生儿;8.过期产儿;9.足月小样儿或巨大儿;10.在上级新生儿病房治疗后转送回来的处于恢复期的婴儿;等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Ⅱ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特别护理病房)B等?具备Ⅱ级A等新生儿病房的能力和条件以及下列能力和条件:1.生命体征稳定的BW≥1500g的低体重新生儿或胎龄≥32周的早产儿的医疗护理2.生命体征异常但预计不会发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新生儿的医疗护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