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儿科学概念及儿科学发展史.ppt
文件大小:631 KB
总页数:4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9.74千字
文档摘要

近现代名医简介:王鹏飞王鹏飞:生于1911年,北京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五十年。医术祖传三代,遣方用药独具风格,人称“小儿王”。案一、大叶肺炎,李女,11岁,1971、5、25初诊。六天来身热39~40℃,右上胸痛。两天来咳痰中带有血丝,纳少,二便正常,曾服四环素养、合霉素无效,对青霉素过敏。查:T.39℃,发育中等,面色苍白,精神差,心脏听诊正常,右上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语音震颤,腹软,肝脾未及,舌质红,苔薄白,上腭红,脉沉数。血Rt:白细胞20450/立方厘米,中性粒细胞80%。胸片:右上肺大片阴影。诊断:大叶性肺炎,中医属肺胃蕴热,治宜清热肃肺。方用:青黛3g银杏9g五倍子6g寒水石9g寒砂散3g三剂,服上方二后,体温恢复正常,血Rt:白细胞为10800/立方厘米,中性粒细胞为30%。二诊时将上方五倍子改为瓜蒌9g,继服三剂。住院十二天咳嗽消失;第十五天肺部罗音消失,胸透:右上肺明显吸收。第30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科研展望一中医儿科的基础研究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而在运”王烈“哮喘分期:发作、缓解、稳定;根苗并重”张奇文“肺脾肠相关论”“宣肺勿忘解表,清肺勿忘清肠,止咳勿忘化痰,化痰勿忘运脾,润肺勿忘养胃,标去勿忘培本”汪受传“胎怯从补肾健脾证治”变蒸、纯阳、稚阴稚阳研究诊法研究治则研究临床研究(预防研究)胎养胎教,优生优育药自母传,治胎儿可能发生的疾病,预防胎黄等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流行病传染病研究中医儿童保健研究第3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儿科学概念及儿科学发展史第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中医儿科学的概念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小儿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儿科学就是研究该阶段有关疾病的防治,促进身心健康及正常发育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科学,它既有中医的特点,又有儿科的特点。中医的特点是指中医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儿科的特点是指儿童的生理、病理;疾病的分类、发病、疾病发展的特征及疾病预后的特点等均有自己的特殊性。第2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代中医儿科学的特征中医的特点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儿科学的治疗手段(预防手段)年龄特征生长与发育生理与病理喂养与保健疾病(与内科及其他各科的不同点,如外科、妇科、五官科、眼科等)现代医学在中医儿科中的特征年龄分期概念的体现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的评估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其他特征:儿童妊娠史、出生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等。第3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代医学对儿科的基本认识:全身组织和器官逐步成长;体格、心理及精神行为均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遗传性先天性疾病最为多见;感染性及后天性疾病易于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这一时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超成人阶段。儿科的范围和任务:儿科学的范围既有医疗,又有预防,又涉及到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目前的任务是防、治结合,长远的任务当以“健康的儿童、为人类的未来”为出发点,为改善下一代的体质而倾注全力(如计划生育、孕前及产前保健、减少先天畸形和智能低下,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等都是重要的妇幼卫生项目;围生期保健、新生儿及婴儿保健及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儿童保健都是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儿科学与成人医学的不同点解剖方面(各个系统如呼吸、消化等)生理方面(如年龄越小,生长越快,热量需示越大:成人209J/KG;儿童460~502J/KG)疾病方面免疫方面诊断方面预后方面预防与治疗儿内科与其他各科的协作第4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一肺风痰喘案[病者]王姓孩,年一岁二月,住琶山。[病名]肺风痰喘。[原因]素因儿衣太厚,内有伏热,继因风伤肺而暴发。[症状]身热面红,顿咳抱首,痰鸣气壅,忽然大喘,胸高鼻煽,右胁陷下。[诊断]脉不足凭,看指纹青浮而滞,此内经所谓“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龚云林所云:“俗称马脾风”也。小儿最多,病势最急而险。[疗法]必先辛凉散其风,故以薄荷为君,辛润(害谷)其痰,故以梨汁、姜汁为臣,然病势如此急烈,不得不用急救之药,故以保赤散为佐,庶能降痰如马,使以白蜜,不过缓保保赤散之烈性而已。[处方]薄荷一厘雪梨汁一杯生姜汁两滴净白蜜一小匙,上药和匀,器盛,重汤顿一时许,调下保赤散三厘。[效果]一剂即大吐痰而热退,二剂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