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XX医院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采购需求
1.项目概况
当前XX医院手麻系统基础较差,应用时间较久,只初步实现了记录文书电子化,解决了部分业务数据电子记录等问题,且在日常应用中存在较大问题,如患者数据无法全面自动采集、质控数据统计不完全不准确、缺乏移动端应用导致的术前术后等场景无法业务连续、系统外患者信息集成不全面、手术室信息孤岛以及系统运行速度慢无法及时维护响应,这给紧张、繁重、容错率低的手术流程带来较大困扰。同时距离XX医院电子病历五级信息化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在业务覆盖角度未实现围术期全流程信息化建设,造成管理风险和价值数据无法利用问题,同时XX医院舒适化诊疗领域如介入、产房等均还保留着手动记录的方式,带来诸多不便。随着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的发展及国家电子病例评级、互联互通评级等政策驱动,对安全手术麻醉以及麻醉舒适化诊疗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改造方向在于围术期全过程全领域信息化覆盖,外科手术是整个医疗业务中风险最高的环节,围手术期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与先进的闭环管理理念相结合,提高手术的内在品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2.功能要求
2.1.功能总体要求
1.对医院现有手麻系统进行全新版本与架构的升级改造,覆盖围术期全流程,手术室外舒适化诊疗全业务范围,除现有手术室整体升级改造外,还包括对医院舒适化诊疗进行扩容与覆盖,实现麻醉数据统一管理。
2.提高工作效率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能够提高麻醉排班效率,让医师有更多的时间处理与管理患者,客观提高了患者的安全,使麻醉过程记录更加准确客观,更有利于病历信息的溯源。
3.实现数字化管理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将为医院手术室带来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标准、实时快捷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实现医疗病案的真实记忆存储,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有效归纳,全面解决了手术室麻醉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随着时间的延长,更会为医院沉淀积累出厚重的医疗、科研、教学的宝贵信息文库,满足科室工作需要,同时也满足医院数字化的需要。
4.增强质量控制
手术安全与质量是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围术期管理体系和安全、优质的手术流程,减少差错、预防事故,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和良好疗效,是医院管理者和外科医师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包含比手工记录更多、更精确的信息,可标记术中事件的具体信息,方便分析术中发生特殊事件的具体原因,亦有利于临床医师收集病例数据进行研究。
5.质量控制:规范流程、强化过程质量控制,保障手术安全。全流程、多方式确保患者围术期全闭环的治疗安全。同时进行关键流程合理化验证以及阻断式操作,进行病案合理性管理,全流程保障患者围术期治疗安全。
6.术前、术后访视移动化应用,实现患者诊疗过程数据全流程电子化支撑。
7.与院内信息系统深度对接,流程再造,实现业务数据高度共享,打通各业务单元管理链路,提升效率,闭环管理实现从应用到管理全面提升。
8.科室管理:提升数据质量,强化绩效管理与科室运营管理,对诊疗过程数据深度挖掘,为科室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2.建设原则
本次项目建设将结合国家对医疗信息软件的各种功能规范等政策解读以及对医院当前信息化发展目标有充分的理解,针对目前医院医疗业务需求和管理需求,提出了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全面、完整地回应医院关心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从技术架构上保证医院完整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加强在病历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加强业务协同,实现医院智慧医疗(电子病历)分级评级以及医院等级评审方面的目标。
针对医院运作的实际需要,本次项目建设将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前瞻性原则
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信息系统建设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核医学目前及未来发展在业务和管理信息化方面的需要,全面覆盖核医学现有的业务,立足于核医学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保证系统建成后能尽快地投入运行,发挥作用。
2)规范性原则
系统在功能设计上以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等标准为蓝本,确保系统的规范化。系统涉及的所有业务术语均按照国家或国际相关领域的标准或通行名称命名。信息编码参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编码,国家或国际标准以外的信息编码则根据核医学业务习惯在系统内部采用统一的规范化的编码方案。
3)适用性原则
基于核医学当前及可期的未来在运作模式、业务、服务和管理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适用性是最重要的评判要求。系统建设过程中前后系统在数据、功能和操作习惯等方面的衔接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保证系统升级的顺利应用和发挥效益。
4)扩展性原则
系统整体框架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设计,新增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可以无缝的以积木方式叠加到系统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