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麻醉复苏时的转出标准流程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2.53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6.39千字
文档摘要

麻醉复苏时的转出标准流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麻醉复苏患者意识恢复的重要指标是()

A.能自主睁眼

B.能正确回答问题

C.肢体有活动

D.对疼痛有反应

答案:B。能正确回答问题是意识恢复较为可靠和重要的指标,自主睁眼可能是无意识的动作,肢体活动和对疼痛有反应不一定代表意识完全恢复到可转出的水平。

2.麻醉复苏患者呼吸频率正常范围是()

A.8-12次/分

B.12-20次/分

C.20-24次/分

D.24-30次/分

答案:B。正常成人呼吸频率在12-20次/分,呼吸频率在此范围说明呼吸功能基本正常,是麻醉复苏患者转出的重要呼吸指标之一。

3.以下哪种情况提示患者循环功能不稳定,暂不适合转出麻醉复苏室()

A.血压波动在基础血压的±20%以内

B.心率在60-100次/分

C.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

D.中心静脉压波动在5-12cmH?O

答案:C。偶发室性早搏虽然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良性的,但也提示心脏电活动可能存在一定异常,循环功能不够稳定,需要进一步观察。而血压波动在基础血压的±20%以内、心率在60-100次/分、中心静脉压波动在5-12cmH?O都属于相对正常的循环指标范围。

4.麻醉复苏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氧饱和度应维持在()

A.90%以上

B.92%以上

C.94%以上

D.96%以上

答案:C。拔除气管导管后,为保证患者呼吸氧合正常,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4%以上,低于此值可能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不适合转出。

5.患者麻醉复苏后,体温低于()时,需要采取保暖措施且暂不转出。

A.35℃

B.36℃

C.36.5℃

D.37℃

答案:A。体温低于35℃属于低体温状态,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药物代谢等,需要采取保暖措施并密切观察,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考虑转出。

6.麻醉复苏患者转出前,伤口引流情况要求()

A.引流液量少,颜色正常,无异常渗出

B.引流管通畅即可,对引流液无要求

C.只要有引流液就不能转出

D.引流液量多但颜色正常也可转出

答案:A。伤口引流液量少,颜色正常,无异常渗出说明伤口情况稳定,没有明显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是转出的条件之一。引流管通畅但引流液异常或量过多都提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

7.对于使用镇痛泵的麻醉复苏患者,转出前应评估()

A.镇痛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

B.镇痛泵剩余药量

C.镇痛泵的品牌

D.镇痛泵的使用时间

答案:A。评估镇痛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是最重要的,以确保患者在转出后能继续获得良好的镇痛,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泵剩余药量、品牌和使用时间不是决定患者能否转出的关键因素。

8.麻醉复苏患者转出前,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标志是()

A.有恶心、呕吐

B.肠鸣音恢复

C.腹胀明显

D.肛门未排气

答案:B。肠鸣音恢复是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之一,提示肠道蠕动正常。有恶心、呕吐、腹胀明显、肛门未排气都说明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可能不适合转出。

9.以下关于麻醉复苏患者转出时的交接内容,错误的是()

A.只需要交接患者的基本信息

B.交接患者的麻醉方式和用药情况

C.交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复苏情况

D.交接患者的伤口和引流情况

答案:A。麻醉复苏患者转出时的交接内容应全面,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麻醉方式和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和复苏情况、伤口和引流情况等,只交接基本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10.麻醉复苏患者转出标准中,肌力恢复要求()

A.能抬头持续5秒以上

B.能握拳即可

C.肢体有轻微活动

D.肌力恢复到1级

答案:A。能抬头持续5秒以上说明患者肌力恢复较好,达到了可以转出的标准。能握拳、肢体有轻微活动、肌力恢复到1级都不能充分表明肌力恢复到了合适的程度。

11.患者麻醉复苏后,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应延迟转出()

A.轻度口干

B.切口轻度疼痛

C.持续低血压,经处理未改善

D.情绪稍紧张

答案:C。持续低血压,经处理未改善提示患者循环功能不稳定,存在较大风险,应延迟转出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轻度口干、切口轻度疼痛、情绪稍紧张一般不影响患者转出。

12.麻醉复苏室护士在患者转出前,应确保患者()

A.身上所有管路都已拔除

B.病历资料完整

C.不需要家属陪同

D.未使用任何药物

答案:B。病历资料完整是患者转出的重要条件之一,方便后续科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和治疗。身上的管路应根据情况合理拔除,不是所有管路都要在转出前拔除;患者转出需要家属陪同;患者在麻醉复苏后可能还需要使用一些维持治疗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