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理论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麻醉恢复室(PACU)主要接收的患者是()
A.门诊手术患者
B.术后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的患者
C.择期手术患者
D.急诊手术患者
答案:B。PACU主要是为术后患者提供一个过渡区域,让他们从麻醉状态中恢复,对术后需要进一步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以及进行相应处理的患者进行监护,所以选B。门诊手术患者一般恢复较快,多在门诊观察区恢复;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患者范围太宽泛,并非都需要进入PACU。
2.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麻醉恢复室常见的并发症()
A.恶心呕吐
B.高血压
C.低血糖
D.深静脉血栓形成
答案:D。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个相对较长期的并发症,通常不会在麻醉恢复早期出现。而恶心呕吐、高血压、低血糖都是麻醉恢复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麻醉药物、手术刺激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这些情况发生。
3.麻醉恢复室患者拔管的指征不包括()
A.意识清醒
B.自主呼吸恢复
C.吞咽、咳嗽反射恢复
D.血压低于90/60mmHg
答案:D。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拔管需要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指令;自主呼吸恢复且通气功能良好;吞咽、咳嗽反射恢复可以防止误吸。而血压低于90/60mmHg是低血压状态,可能提示患者循环不稳定,一般不适合拔管,且拔管指征中不包含血压低这一条件。
4.麻醉恢复室中,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常用的部位是()
A.手指
B.脚趾
C.耳垂
D.以上都是
答案:D。手指、脚趾、耳垂都是临床上监测血氧饱和度常用的部位,这些部位血液循环丰富,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血氧情况。
5.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出现呼吸抑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给予呼吸兴奋剂
B.面罩加压给氧
C.气管插管
D.检查气道是否通畅
答案:D。当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时,首先要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因为气道梗阻是导致呼吸抑制的常见原因之一。只有在确保气道通畅的基础上,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面罩加压给氧、给予呼吸兴奋剂甚至气管插管等进一步措施。
6.麻醉恢复室中,体温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预防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
B.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
C.观察患者的代谢状态
D.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
答案:B。体温监测可以预防低体温引起的如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抑制等并发症;体温与代谢状态密切相关,能反映患者的代谢情况;体温变化也与循环功能有关,可用于评估循环功能。而麻醉深度主要通过患者的意识状态、对刺激的反应等进行判断,与体温监测关系不大。
7.以下关于麻醉恢复室患者镇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
B.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C.可以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
D.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越大越好
答案:D。镇痛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并非剂量越大越好,过量使用镇痛药物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药物镇痛、物理镇痛等;术后疼痛会使患者呼吸浅快,影响呼吸功能;阿片类药物是常用的镇痛药物之一。
8.麻醉恢复室中,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
A.疼痛
B.缺氧
C.膀胱充盈
D.麻醉药物残留
答案:B。缺氧是导致患者烦躁不安的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原因,若不及时处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疼痛、膀胱充盈、麻醉药物残留也可能导致患者烦躁,但在判断时首先要排除缺氧这一紧急情况。
9.麻醉恢复室患者的护理记录不包括()
A.患者的基本信息
B.麻醉方式
C.患者的饮食喜好
D.生命体征变化
答案:C。护理记录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麻醉方式、生命体征变化等与病情相关的内容,而患者的饮食喜好与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和病情观察关系不大,不属于护理记录的范畴。
10.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拮抗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
A.纳洛酮
B.阿托品
C.新斯的明
D.麻黄碱
答案:A。纳洛酮是阿片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能有效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阿托品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等;新斯的明用于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残留作用;麻黄碱主要用于升高血压、兴奋呼吸等,但不能拮抗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
11.麻醉恢复室中,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一般为()
A.每1小时1次
B.每2小时1次
C.根据病情而定
D.每3小时1次
答案:C。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应根据病情而定,如糖尿病患者、手术创伤较大可能影响血糖的患者等,监测频率可能会相对较高;而病情稳定、血糖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
12.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出现低血压,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
A.血容量不足
B.心功能不全
C.麻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