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絮凝剂的调制及投配.docx
文件大小:14.4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34千字
文档摘要

絮凝剂常采用液体投加,其系统包括:药剂的搬运、调制、提升、储液、计量和投加。药剂的调制主要是进行溶解、水解和稀释,配置成一定浓度。其流程为:药剂→溶解池→溶液池→投加、计量

1.投药方式

投加方式不同,投药系统的布置有所不同,常见的投加方式及投加点如下:

(1)泵前投加是指将药液投加在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为防止空气进入需设水封箱。

(2)水射器投加利用高压水通过水射器喷嘴和喉管之间产生的真空抽吸作用,将药液吸入,同时随水的余压注入污水管中。这种投加方式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请注明来源污托邦溶液池高度不受太大限制,但水射器效率较低,且易磨损。

(3)计量泵投加泵投加一般采用计量泵投加,由泵直接自溶液池内抽取药液送至投药点,投药系统的组成有:溶液池,计量泵和压水管。目前这种方法应用较多。

2.絮凝剂的调制

絮凝剂需经溶解(水解)配置成一定浓度后存入溶液池,然后计量投加至絮凝设备。

(1)药剂的调制方法

絮凝剂的溶解和稀释应按投加量的大小、絮凝剂性质,选用机械、水力或压缩空气等稀释搅拌方式。

机械调制适用于各种药剂和规模,使用较普遍。搅拌叶轮可用电机带动,并根据需要考虑有转速调整装置;搅拌设备须采取防腐措施,尤其在使用铁盐药剂时。

水力调制的溶解池压力水水压约为0.2MPa。

压缩空气调制适用于较大水量的污水厂中各种药剂的调制。空气供给强度:溶解池为8—10L/(s·m2),溶液池为3—5L/(s·m2);空气管孔眼流速20—30m/s,孔眼直径3—4mm;压缩空气调制方法不宜用作较长时间的石灰乳液连续搅拌。

(2)调制设备

溶解池及溶液池底坡度不小于0.02,池底应有排渣管,池壁须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溶液溢出。

溶解池及溶液池内壁需进行防腐处理。一般内壁涂衬环氧玻璃钢、辉绿岩、耐酸胶泥贴瓷砖或聚氯乙烯板等,当所用药剂腐蚀性不太强时,亦可采用耐酸水泥砂浆。来源污托邦当采用三氯化铁时,不宜采用聚氯乙烯等遇热会引起软化变形的材料。

投药量较小时,亦可在溶液池上部设置淋溶斗以代替溶药池,使用时将药剂置于淋溶斗中,经水力冲溶后的药剂溶液流入溶液池。

溶液池可高架式设置,以便能重力投加药剂。池周围应有工作台,在池内最高工作水位处宜设溢流装置。

投药量较小的溶液池,可与溶药池合并为一个池子。溶液池应设备用池。

聚丙烯酰胺溶液池必须设搅拌装置,搅拌转速一般为10—15r/min。

3.絮凝剂的提升及投加

(1)由溶解池到溶液池,及当溶液池到药液投加点,均应设置药液提升设备。常用的药液提升设备是离心泵和水射器。泵及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2)投加设备宜采用计量泵,并应设自动控制装置,自动调整加药量。

(3)计量泵应用注意事项:

计量泵一般采用隔膜泵。柱塞泵适用于投加压力特别高的场合。

设计中计量泵应有备用,并尽量采用相同型号和规格的计量泵,并配备足够的易损件和备件。

投加特殊药剂(加碱、酸的加注系统)应注意计量泵及系统配件材质的耐腐蚀要求。

某些计量泵具有冲程频率和长度反馈信号,可计算出实际加注流量。为此计量泵应与水质控制指标关联,自动调整加药量。

絮凝剂或助凝剂宜采用自动控制投加。

溶液投配管配备必要的溶液过滤器,防止计量仪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