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在患者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
B.已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C.对于间歇性发热患者,应在体温上升期采集
D.可以在静脉输液的同一血管处采集血标本
答案:D。在静脉输液的同一血管处采集血标本会使标本被稀释,影响检验结果,所以应避免在静脉输液的同一血管处采集血标本。
2.痰液标本采集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留取标本前无需漱口
B.应留取清晨第一口痰
C.可以留取唾液代替痰液
D.标本采集后可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
答案:B。留取痰液标本前应先用清水漱口,以减少口腔杂菌污染;不能用唾液代替痰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一般在2小时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冷藏保存。清晨第一口痰能较好地反映下呼吸道的情况,所以应留取清晨第一口痰。
3.尿液标本采集方法中,清洁中段尿采集的目的是()
A.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
B.避免尿道口细菌污染
C.减少尿液中杂质
D.使尿液标本更具代表性
答案:B。清洁中段尿采集是在充分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液,主要目的是避免尿道口细菌污染,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
A.10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
答案:C。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因为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死亡、细胞溶解等,影响检验结果。
5.采集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时,应注意()
A.标本应新鲜,立即送检
B.标本应在低温下保存
C.标本可混入尿液
D.采集标本前无需特殊准备
答案:A。检查阿米巴原虫时,粪便标本应新鲜,立即送检,因为阿米巴原虫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且对温度等条件敏感。标本不能混入尿液,采集标本前应避免使用抗生素等影响结果的药物。
6.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擦拭的部位是()
A.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
B.舌尖
C.口腔黏膜
D.牙龈
答案:A。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以获取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7.以下哪种标本采集后需要保温送检()
A.血培养标本
B.脑脊液标本
C.尿液标本
D.痰液标本
答案:B。脑脊液标本中可能含有对温度敏感的病原体,如脑膜炎奈瑟菌等,采集后需要保温送检,以保证病原体的存活。
8.采集伤口标本时,若伤口有坏死组织,应()
A.只采集坏死组织
B.只采集伤口边缘组织
C.同时采集坏死组织和伤口边缘组织
D.采集伤口表面的分泌物
答案:C。采集伤口标本时,若伤口有坏死组织,应同时采集坏死组织和伤口边缘组织,以全面检测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9.胸腹水标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时送检,应()
A.常温保存
B.冷藏保存
C.冷冻保存
D.加入防腐剂保存
答案:B。胸腹水标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冷藏保存,以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但不能冷冻保存,以免破坏细胞结构和病原体。
10.下列关于标本采集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培养标本一般成人采血量为8-10ml
B.痰液标本应不少于1ml
C.尿液标本一般采集10-20ml
D.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尽量多蘸取分泌物
答案:D。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适度蘸取分泌物,避免损伤黏膜,而不是尽量多蘸取。其他选项关于标本采集量的说法均正确。
11.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标本可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B.可以用棉签采集标本
C.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厌氧环境中
D.可以在局部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答案:C。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标本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能用棉签采集(因为棉签含氧量较高),应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厌氧环境中。
12.对于怀疑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应采集的标本是()
A.痰液
B.咽拭子
C.血液
D.以上均可
答案:D。对于怀疑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痰液、咽拭子、血液等标本均可用于检测,不同标本检测方法和意义有所不同。
13.采集皮肤标本时,应先()
A.用酒精消毒皮肤
B.用碘伏消毒皮肤
C.用生理盐水清洗皮肤
D.用肥皂水清洗皮肤
答案:C。采集皮肤标本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皮肤,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杂菌,然后再进行消毒等操作。
1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时,主要用于检测()
A.肺部细菌感染
B.肺部真菌感染
C.肺部病毒感染
D.以上均是
答案: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可用于检测肺部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感染。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