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培训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24.6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93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培训试题(含答案)

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标本采集后需立即送检,并在15-30分钟内接种?

A.痰标本

B.血液标本

C.脑脊液标本

D.尿液标本

答案:C。脑脊液标本很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病原菌死亡或生长受抑制,采集后需立即送检,并在15-30分钟内接种,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关于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

B.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为宜

C.已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D.可以在输液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答案:D。不可以在输液侧肢体采集血标本,因为输液会稀释血液,影响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应在对侧肢体采集。A、B、C选项均是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的正确要求。

3.痰标本采集前,应指导患者:

A.进食后立即采集

B.用清水漱口3次,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C.留取第一口痰液送检

D.留取唾液送检

答案:B。痰标本采集前,用清水漱口3次可去除口腔中的杂菌,用力咳出深部痰液能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进食后立即采集可能会混入食物残渣,第一口痰液可能被口腔杂菌污染,唾液中病原菌较少,均不适合用于痰培养。

4.尿液标本采集方法中,清洁中段尿采集的关键步骤是:

A.留取前段尿液

B.留取末段尿液

C.先清洗外阴,再留取中段尿液

D.采集后放置2小时再送检

答案:C。清洁中段尿采集时,先清洗外阴可减少尿道口周围的杂菌污染,留取中段尿液能保证尿液标本相对纯净,提高检测准确性。前段和末段尿液易受尿道口杂菌污染,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放置2小时会导致细菌滋生,影响结果。

5.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擦拭的部位是:

A.双侧腭弓、咽及扁桃体

B.舌尖

C.颊黏膜

D.牙龈

答案:A。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擦拭双侧腭弓、咽及扁桃体,这些部位是病原菌容易聚集的地方,能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舌尖、颊黏膜、牙龈并非咽拭子采集的主要部位。

6.粪便标本采集时,应采集:

A.粪便表面部分

B.脓血、黏液部分

C.粪便中央部分

D.随意采集一部分

答案:B。粪便标本采集时,应采集脓血、黏液部分,因为这些部位可能含有病原菌,能提高检测的阳性率。粪便表面、中央部分可能无病原菌存在,随意采集也可能导致漏检。

7.胸腹水标本采集后,为防止标本凝固,可加入:

A.肝素

B.甲醛

C.乙醇

D.生理盐水

答案:A。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加入胸腹水标本中可防止标本凝固,保证标本的质量。甲醛常用于固定标本,乙醇常用于消毒,生理盐水无抗凝作用。

8.采集关节腔积液标本时,常规应采集的量是:

A.1-2ml

B.3-5ml

C.5-10ml

D.10-20ml

答案:B。采集关节腔积液标本时,常规采集3-5ml,这个量既能满足检测需求,又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损伤。量过少可能无法进行全面检测,量过多则增加患者痛苦。

9.下列关于标本送检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本应及时送检

B.标本送检过程中应注意保温

C.标本送检时应注明患者信息和标本类型

D.标本可以长时间放置后再送检

答案:D。标本应及时送检,长时间放置会导致病原菌死亡或生长繁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A、B、C选项均是标本送检的正确要求。

10.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成人每次采集的血量一般为:

A.2-3ml

B.5-10ml

C.10-20ml

D.20-30ml

答案:C。成人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每次采集的血量一般为10-20ml,足够的血量可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血量过少可能导致病原菌浓度过低而无法检出。

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包括:

A.避免污染

B.及时送检

C.适量采集

D.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答案:ABCD。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时,避免污染可保证标本的纯净度,提高检测准确性;及时送检能防止病原菌死亡或生长繁殖;适量采集既能满足检测需求,又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负担;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能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2.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A.严格无菌操作

B.采血量要足够

C.尽量在不同部位采集多套血培养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答案:ABCD。血培养标本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外界杂菌污染标本;足够的采血量能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在不同部位采集多套血培养可提高阳性率并判断是否为污染菌;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可保证病原菌的活性。

3.痰标本采集时,正确的做法有:

A.留取清晨第一口痰

B.避免唾液混入

C.标本采集后应在2小时内送检

D.对于无痰患者,可采用雾化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