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化学染色检验技术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
【摘要】细胞化学染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骨髓细胞学检验中,为血液病及相关
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国内不同临床实验室在染色操作、方法
选择、结果判读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与报告缺乏一致的评价
指标与标准。在广泛征求临床医生及一线检验人员意见和建议后,中华医学会检
验医学分会血液体液学组、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
专委会联合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按照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流程的顺序,在细胞化学染色的标本要求、染色方法的选择及操作、结果判读及
注意事项、结果报告和质量要求等方面达成共识、提出建议,同时涵盖了不同疾
病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细胞化学染色;检验;分级标准;结果报告;专家共识
细胞化学染色是目前各级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用于血液病的诊
断、分型与鉴别诊断,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完整开展白血病形态学(Mor
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生物
学(Molecularbiology)即MICM整合诊断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细胞形态学并结
合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原理,对细胞内某些酶活性及物质成分进行定位、定性和
半定量分析的细胞化学染色仍是有重要意义的检验方法。然而,目前细胞化学染
色在操作流程、方法选择、结果判读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
准确性及结果互认,在此背景下产生《细胞化学染色检验技术与结果报告专家共
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涵盖术语和定义、细胞化学染色标本要求、细胞
化学染色方法、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判读、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细胞化学染色结
果报告以及细胞化学染色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旨在规范细胞化学染色操作流程,
统一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的判定标准,确保结果报告能够有效辅助鉴别诊断,进而
推动检验结果的互认。
本共识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
gistry.org)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4CN1237。
一、共识制定的方法和过程
1.共识的提出:2024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体液学组联合白求恩
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专委会向国内160家不同级别的
医疗机构发出《细胞化学染色临床应用调查问卷》,共收到176位从事细胞化学
染色的技术人员的反馈意见。问卷结果显示,普遍开展的细胞化学染色在方法选
择、标本取材、染色操作、结果判读、报告规范、结果解释等方面存在差异,缺
少可量化的质量指标与适宜性评价,细胞化学染色没有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等。为
此,综合分析问卷反馈并认真讨论后,认为有必要解决细胞化学染色的标本要求、
方法、结果判读、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结果报告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规范细胞化学染色全过程技术操作;有必要在目前尚无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就问
卷中69个问题形成专家共识。
2.共识的形成:编写团队由来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75家
医疗机构从事细胞化学染色检查、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M
ICM整合诊断、临床血液病的8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分工包括执笔专家、讨论
专家、审核专家。经过编写团队讨论分析、梳理并纳入共性问题,检索2001年
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本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
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词包括“Cytochemicalstaining”“Labor
atoryexamination”“Gradingstandard”“Report”“Expertconsensus”
“细胞化学染色”“检验”“分级标准”“结果报告”“专家共识”等,文献类
型包括行业标准、应用要求、共识、综述、论著、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
编写团队对检索文献进行了质量评价,继续扩展检索及筛选,形成专家共识文献
库。同时,编写团队借鉴专家们日常工作经验,在遵循伦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本
共识。执笔专家按七个部分形成专家共识初稿;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由执笔专家讨
论、互审后,提出修改建议形成二稿;以函审的形式请审核专家审核、指导、提
出修改意见,然后执笔专家根据审核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形成三稿;以微信群讨
论、征集意见的方式征求讨论专家的意见,梳理讨论专家的建议后,由执笔专家
再次修改形成四稿;再次发至讨论微信群讨论后,编写组长及执笔人以腾讯会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