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染病败血症诊疗与防控要点.pptx
文件大小:1.7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传染病败血症诊疗与防控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病理机制

01

疾病概述

03

临床表现

04

诊断方法

05

治疗策略

06

防控措施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标准

定义

传染病败血症是指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01

分类标准

根据病原体类型、临床表现、病程等因素,传染病败血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性败血症、病毒性败血症等。

02

传染源

传染病败血症的传染源主要包括患者、带菌者及动物等,传播途径多样,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

易感人群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传染病败血症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

流行特征

传染病败血症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地区性和爆发性,常发生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危害等级

医疗负担

传染病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社会影响

危害程度

传染病败血症的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由于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和康复,医疗资源消耗巨大。

传染病败血症的爆发和流行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可能留下后遗症或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长期的负担。

02

病理机制

常见病原体类型

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细菌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真菌

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

病毒

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其他

病原体侵入

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等屏障侵入血液循环。

宿主免疫反应过程

炎症反应

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产生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宿主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

免疫失调

免疫反应过度或不足,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进展。

01

02

03

04

感染途径与扩散规律

血液传播

病原体通过血液流动扩散至全身各处。

淋巴传播

病原体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引起淋巴结肿大和感染。

组织浸润

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继发感染

病原体在体内潜伏,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激活。

01

02

03

04

03

临床表现

传染性败血症早期常有发热,但不一定是高热,体温可波动或呈现稽留热、弛张热等不同热型。

发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常见于膝、踝等大关节。

关节症状

患者常伴有寒战,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

寒战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如瘀点、瘀斑、荨麻疹、脓疱疹等,常见于四肢、躯干、口腔黏膜等部位。

皮疹

早期症状识别

感染性休克

神经系统症状

多脏器功能衰竭

消化系统症状

传染性败血症进展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四肢厥冷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烦躁、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败血症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进展期典型表现

01

02

03

04

败血症引起急性肾衰竭时,可出现尿量减少或无尿。

器官衰竭征兆

尿量减少或无尿

败血症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出血倾向

败血症引起肝衰竭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

败血症引起肺部感染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

04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指标异常。

血液生化指标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核左移和细胞内中毒颗粒。

血常规

血培养、骨髓培养或其他体液培养可发现病原菌,但阳性率较低。

病原学检查

影像学应用场景

X线检查

肺部出现浸润、脓肿、肺气囊等病变。

可在体内探测到脓肿、积液等病变。

超声检查

更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CT或MRI检查

如急性腹膜炎、肺炎、脑膜炎等,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

如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需排除感染因素,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

与非感染性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要点

05

治疗策略

目标治疗

获得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以增强抗菌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经验性治疗

在未获得病原菌结果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经验性地选用广谱抗生素。

抗感染药物选择

液体复苏

败血症患者常伴有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应及时进行液体复苏,以恢复组织灌注和改善微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