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意识丧失时将患者置仰卧位骑跨在大腿外侧掌根部顶在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压在手背上,向内、向上冲击,连续5次。第2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孕妇或过度肥胖,将患者置仰卧位骑跨在大腿外侧置于胸骨中下部垂直向下冲击。第2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儿童救治法与成人相同第2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九、婴儿救治法1、骑跨前臂上2、翻转成附卧位固定下颌角第2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背部叩击4、固定后颈部第2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翻转成仰卧位6、胸部冲击第2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淹溺第2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特点发生淹溺时,溺水患者可有两种情况:1、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湿性淹溺约占90%。2、干性淹溺:屏气过程出现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分吸入。约占溺水者10%。第3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急救要点1、中止淹溺;2、尽快供氧。第3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肩背倒立倒水法第3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腰腹摇晃倒水法方法:抢救者抱起溺水者腰腹部,使腰背部向上,头部下垂,摇晃溺水者促水排出。第3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奔跑排水法方法:抢救者双手抱起溺者双腿,将其腹部放置于肩上,快速奔跑,使积水排出。第3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背部手压排水法方法:将溺者俯卧,腹部垫高,取头低位,抢救者手压溺者背部排出积水。第3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四)迅速送院抢救第3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对溺水者实行心肺复苏术前是否要倒水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尚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选择最佳方案施救。当呼吸道内水份过多时,应迅速倒水。但对呼吸停止的溺者,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不得超过1—2分钟,倒不出水时不要勉强,切勿因此而丧失抢救时机。第3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中暑第3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或水电解质丧失过多。第3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表现1、先兆中暑:中暑发生前,患者感疲乏无力、头晕胸闷、口渴、头痛等现象。无明显体温升高。2、轻症中暑:上述症状加重,病人面色潮红、脉搏加快、体温可升高致38.5℃,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全身不适。3、重症中暑:患者经过上述病程后,开始出现昏迷、体温急剧升高(有时可以达到46℃),部分患者同时出现痉挛现象。第4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急救要点1、迅速降温;2、处理并发症。第4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急救方法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一般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并适当补充防暑饮料,能够很快缓解症状。重症中暑急救成功的关键是降温速度,通常能在1小时内使患者直肠温度降至37.8~38.9℃第4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场体外降温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脱去衣服,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对无循环虚脱患者,可直接用冰水擦浴或将身体浸入27~30℃的水中传导散热。循环虚脱者,可用蒸发散热,如用15℃冷水反复擦湿皮肤或用风扇、空调降温。第4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预防1、改善环境,高温环境下作业,应饮用含钾、镁、钙的防暑饮料;2、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3、天热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第4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第4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烧烫伤2、触电3、气道异物梗阻4、淹溺5、中暑6、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关节扭挫伤8、毒蛇咬伤9、地震逃生与自救第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烧烫伤第3页,共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