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原则、方法以及临床应用.doc
文件大小:25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1.29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原则、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是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改变的一种简单、可靠和系统的方法,是一种基于CT平扫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快速半定量评价方法,有助于判定溶栓效果和远期预后。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丰富了ASPECTS评分的应用范围以及准确度。

评分原则

将大脑按照前循环与后循环进行分区,赋予每个区域得分,若该区域存在低密度灶,则扣除该区域得分。其中前循环M1~M6区域低密度灶面积≥1/3所属区域面积时扣除1分。正常脑CT为10分,MCA供血区广泛梗死则为0分。

评分结果:①0分提示弥漫性缺血累及整个大脑中动脉;②>7分提示患者3个月后很有希望独立生活;③≤7分提示患者不能独立生活或死亡的可能性大。

评分方法

前循环ASPECTS评分

图1前循环区域分布

(1)区域

①皮层下结构区:尾状核(C)、豆状核(L)、内囊(IC);②大脑中动脉皮层区:前皮质区(M1)、岛叶皮质区(I)、岛叶外侧皮质区(M2)、前皮质区(M3);③大脑中动脉皮层区:M1上方前皮质区(M4)、M2上方前皮质区(M5)、M3上方前皮质区(M6)。

(2)评分方法

每个区域1分,核团所属区域有低密度灶,则扣除该区域得分;而M1~M6区域低密度灶面积≥1/3所属区域面积时,则扣1分。

2.后循环ASPECTS评分

图2后循环区域分布

(1)区域

①双侧丘脑和小脑各1分;②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各1分;③中脑和脑桥为2分。

(2)评分方法

后循环共8个区域,总分10分。任一区域存在CT平扫上的低密度灶或灰白质模糊区,则扣除相应区域得分。

基于指南的临床应用

ASPECTS评分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情况。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

将ASPECTS评分用于评估临床患者溶栓时机。研究表明,ASPECTS评分5~7分的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获益最佳。

(1)发病6?h以内、ASPECTS评分<6分、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或发病超过6?h、拟接受紧急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建议完成CT灌注成像检查以明确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体积。

(2)发病6h以内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符合卒中前mRS评分0~1分;缺血性卒中由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引起;NIHSS评分≥6分;ASPECTS评分≥6分,建议进行血管内取栓治疗。

(3)卒中前mRS评分>1分,ASPECTS评分<3分或NIHSS评分<6分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在谨慎评估风险获益比后,可以考虑在发病6?h内进行血管内治疗,需要进一步随机试验证据证实。

表1ASPECTS评分与评估缺血半暗带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ASPECTS被国内外卒中指南广泛推荐,主要通过CTA显示血流供应情况,用于筛选急性缺血性卒中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且适合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表2)。

表2血管内治疗

注:0~1级为侧支循环不足;2~3级为侧支循环一般;4~5级为侧支循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