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伪狂犬病病毒高温传代毒株生物学特性改变的分子溯源与解析.docx
文件大小:45.42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39万字
文档摘要
伪狂犬病病毒高温传代毒株生物学特性改变的分子溯源与解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对猪、兔、狗等多种动物具有致病性,其中猪是其主要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在猪群中,伪狂犬病广泛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感染PRV的妊娠母猪可能发生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问题,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以及明显的神经症状,病死率极高,可达100%;育肥猪感染后则会出现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状况,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据相关统计,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该病的流行,我国自1947年首次发现以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