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
一—以“视觉生产”为核心的艺术设计
汇报人:某某某汇报时间:2025.X.X
目录
2.1感觉
2.2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
2.2.1感觉的多通道
2.2.2阈限
2.3视觉
2.3.1颜色视觉
2.3.2明度视觉
2.3.3运动视觉
2.4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
2.4.1知觉
2.4.2知觉组织
2.5错觉:被愚弄的知觉
2.5.1有效错觉
2.5.2错觉矫正
●感觉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感觉的分类:
●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了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努尔曼的感觉分类:生命感和官感
●刺激的性质分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感觉的功能:
1.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
2.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快乐体验。
2.1感觉
●感觉产生的三要素:
有物才有感
有觉才有感
有脑才有感
●感觉的意义:
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
——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
感觉依赖于输入信息的性质、强度和差异。
2.2.1感觉的多通道
1、“通道”(Modality)是指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不同感觉方式。
2、感觉通道对应各种感觉器,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3、多“通道”协同
上图:联想公司概念设计,使用盲文的键盘
下图:使用盲文及音频提示的ATM(自动提款机)
2.2.2阈限
·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绝对阈限
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
·差别阈限(J.N.Djustnoticeabledifference)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
·韦伯定律:
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公式写为△I/I=K。
差别阈限内的图形演变(Fisher1967年)
美国贝尔电报电话公司标志的渐变过程
188919001921
193919641969
阈限的运用:不易察觉的变化
SONY经典P系列数码相机
索爱手机外观演变
阈限的运用:易视性
比较:国内外农机驾驶室控制器的设计上有什么样的差别?
02
阈下知觉
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对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收。
01
遮蔽效应
人们在感受到巨大变化时会忽略掉那些较微妙的变化。
2.知觉的基本含义
·2.1知觉的定义
1、知觉(perception)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
2、知觉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辨别与识别客体。
3、知觉的特征: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
4、图与底
“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是被看成用来衬托图的背景。
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浅;此外,更重要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感觉为图。
“两难图形”:图底区别就不太明显。
VVTERUWTERU
因此图、底比较模糊;如果将字母变黑,就能很容易地分辨出这些字母。
左边的图形,没有
明暗对比,并缺乏封闭的轮廓。
·两可图形是一些模糊的、不稳定的图形,它们使人们能对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上产生多种可能。
墓地与华盛顿的影子
骷髅还是少女
男人和老鼠
知觉的分类:
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方位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组织的一般规律
简洁律: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觉有一种简化的倾向。
23123.,8.6476DCLL77
E917394.5
书房4
透
生
客厅
接近率
相似率视率
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
·人们的视觉所观测到的外界世界是二维的,但所感知到的世界是三维的,这是因为人的感知能通过一定的关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