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十二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修
情境描述01
情境描述随着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以及对汽车内部控制功能电控单元相互之间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提高,采用点对点的链接会使得车内线束增多、质量增加,内部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这都给汽车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减少车内连线,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交换,同时提高通信可靠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上实现以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LAN、LIN、MOST等为基础构造的汽车电子网络系统,即车载网络。
学习目标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2)通过最新车载网络技术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汽车修理企业管理制度、遵守安全生产规范的职业素养。
学习目标2.知识目标:(1)熟悉车载网络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2)掌握车载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3)了解车载网络系统的设计过程;(4)熟悉CAN、LIN、LAN、MOST等网络协议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3.能力目标:(1)具有与客户沟通、处理客户建议和要求的能力;(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3)具有检查与维修常见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的能力。
工作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车载网络系统的检修计划;根据检修计划完成车载网络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相关资讯02
现代汽车早已发展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众多国际知名的汽车公司就积极致力于汽车总线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世界各国的汽车公司和重要的零部件厂商都非常重视车载网络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一些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了大量相关的协议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标准、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J1939标准等。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1)(3)(2)(4)实现各控制单元之间数据资源共享,使各零部件协调工作。实现在线故障监测、诊断、分析,使整车的可靠性、行驶安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优化整车系统的工作状况,达到节约能源、优化排放、增强动力性能、提高驾驶舒适性等目的。灵活地控制组态方式,简化线束设计难度;实现汽车线束的柔性化排布,精简线束数量,降低线束成本。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1.车载网络系统的功能
(5)(7)(6)(8)将娱乐设备、防盗定位系统集成一体,提高系统的方便性、安全性等。降低汽车电气系统的整体和长远技术成本。管理主要的动力能源系统,保证整车的性能。提高零部件厂商的技术水平,控制零部件厂商的准入资格,监督、控制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目前流行的车载网络系统的组成如图12-1所示。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2.车载网络系统的组成
为了方便研究和设计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SAE标准(SAEJ2057)将汽车数据传输网络划分为A、B、C三类,如图12-2所示,其位传输速率和应用场合见表12-1。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3.车载网络系统的分类
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1)A类网络A类网络的定义与SAE标准定义的A类网络相同,它主要是面向传感器、执行器的低速网络。该类网络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位传输速率一般为1~10Kb/s,主要应用于电动门窗、座椅调节、灯光照明等控制。表12-2给出了一些A类网络协议。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1)TTP/A协议。它是TTP协议家族成员之一,为时间触发类型的网络协议,主要应用于集成了智能变换器的实时现场总线。(2)LIN协议。LIN采用SCI(SerialCommunicationInterface,串行通信接口)、UART等通用硬件接口,辅以相应的驱动程序,因此适用面较广,且成本低廉、配置灵活,而且采用LIN网络能够提高汽车上分层多路复用网络的性能,降低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开发、生产及诊断服务的成本。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2)B类网络B类网络主要面向独立模块间的数据共享,是中速网络,该类网络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通信场合,以减少冗余传感器和其他电子部件。B类网络的位传输速率一般为10~100Kb/s,主要应用于车辆信息中心、故障诊断、仪表显示等系统。表12-3给出了一些B类网络协议。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目前看来,B类网络的主流协议为CAN(ISO11898—3)、VAN(VehicleAreaNetwork)和J1850,三者性能比较见表12-4。资讯一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概述
(1)(3)(2)J1850协议。1994年2月1日,SAE正式将J1850作为B类网络标准协议。CAN协议,即ISO11898—3。在欧洲市场上,主流的汽车控制网络协议仍是CAN。VAN协议。1994年6月,ISO基于ISO11519-3推出VAN协议,主要为法国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