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2025年小学英语新课标正式颁布实施,为小学英语教学指
明新的方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内涵,将其切实贯彻到日常
教学实践中,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学生的关键。通过近期对新课标的认真研
读和思考,我收获颇丰,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二、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对比
(-)学生为中心取代知识传授为核心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于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系统讲
解与机械记忆。教师如同知识的搬运工,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受,通
过反复听、记、做练习来掌握语言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在短期内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
量,但却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匮乏,在实际语言运用场景中更
是捉襟见肘。例如,学生可能熟练背诵大量单词和语法规则,然而在日常交流或实际写作
中,却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表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课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
心位置。它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涵盖听说读写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学
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多个维度。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
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为学
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
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语言运用的实用性。比如,在教授购
物相关的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
实际对话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购物用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轻松掌握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语
言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培养综合素养取代应试导向
传统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内容和目标往往围绕着考试展开,过于注重知识的记
忆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
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应对考试上,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
升。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可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创新思维、实践
能力、团队协作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
需求。
新课标则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
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而是强调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
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项目,如制作英语手抄报、编写英语短剧并进行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英
语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新课标注重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拓
宽国际视野,增强文化包容和理解能力。
三、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新要求
(—)内容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课本知识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展现出
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点。除涵盖传统的课本基础知识外,还广泛引入丰富多样的
其他内容,如文化、生活、科技等。通过融入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学生能够深入解英语国
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
力。例如,在学习与节日相关的英语知识时,教师不仅可以介绍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传统
节日,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异同,让学生在解不同文化的同
时,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此外,生活元素的引入使英语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在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如,学习与家庭、学校、购物、交通等日常生活场景相关的英语表达,能
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的实用性。同时,随着科技的飞速
发展,科技内容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通过学习与互联网、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
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