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0517】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英语】
课程性质:【院级必修课,专业核心课◎】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使用教材:
教材:【《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林超伦(英)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参考书目:【《实用商务翻译教程》,梁雪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廖芸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英汉汉英实用翻译教程》,徐晓梅/朱建新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六版,宋天锡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2020057(6);《基础英语2》2020058(6);《基础英语3》2020059(6);《基础英语4》2020060(6);《笔译1》2020183(2)】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旨在辅助动态国际英语环境下具有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当前的国际现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商务活动越来越重要,其交流形式也在不断更新,这意味着商务英语语篇类型也在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涉及的商务方面的翻译也越来越复杂。《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除了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翻译实践,还考虑到当前的国际现状,兼顾国商方向和教育方向毕业生的现实求职需要,是针对将要从事商务行业和教育行业的专业人才开设的技能性课程,这些技能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课程将涉及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和文化传播等核心内容。
基于教学载体层面,课程思政建设自然地融入其中,对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加以合理融合,实施具体的教学练习及反思,可以更为有效、准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基础,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加以有效分析,使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翻译课程的现实需求。
在课程中,重点学习了难度较大的文本翻译。此外,还包括了正式文件、宣传资料、商业广告和科技材料等多种类型文本的翻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念,并掌握使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语言翻译的技能。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准确规范地翻译各类英语文本的能力,从而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专业模块课程,适合对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要求学生已顺利完成《基础英语1、2、3、4》册和《笔译》课程的学习任务,掌握10000字左右的英语词汇量,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熟练掌握英汉基本语法句式等。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
专业毕业要求
关联
: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有效沟通。
:学生能根据环境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
?
: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等相关知识,具备文学欣赏与文本分析能力。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跨文化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掌握商务实践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
?
LO41:遵守纪律、守信守责;具有耐挫折、抗压力的能力。
LO51: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LO61: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LO71:愿意服务他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人热忱,富于爱心,懂得感恩(“感恩、回报、爱心”为我校校训内容之一)
?
LO81:具有初步的第二外语表达沟通能力,有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备注:LO=learningoutcomes(学习成果)
五、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序号
课程预期
学习成果
课程目标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
教与学方式
评价方式
1
LO212
能搜集、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讲授、讨论、自学
课堂展示
2
LO31
掌握较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
讲授、讨论、指导
翻译小测验
3
LO34
掌握基本的商务实践知识,具有一定的商务文体翻译能力。
讲授、讨论、指导
课堂小测验
4
LO713
奉献社会:具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行为能力。
指导、讨论、自学
个人项目报告
六、课程内容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总课时数为32,其中理论课时数为16,实践课时数为16。
第1单元实战笔译相关议题(理论课时数:1实践课时数:1)
知道外来化与本土化翻译的差别
综合运用笔译三种手法(直翻、编翻、创翻)
分析笔译任务周期
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