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托福听力考试预测--关于摄影的话题
-托福考试
2010年托福听力考试预测--关于摄影的话题
说到摄影,可以先来看看photography这个单词。很明显,
这个单词可以分为photo和graphy两部分,它们来自于希腊语,
分别表示“光”和“绘图”的意思。因此摄影也就是以光来绘图,
非常形象。这两个词缀在英语单词中也很常见,如photosynthesis、
photocopier、geography、autography等等。
照相机的基本组成有:机身(camerabody)、镜头(lens)、胶
片(film/negative)、观景器(view-finder)、对焦装置(focusing
system)、快门(shutter)、光圈(aperture)等,当然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还少不了存储器(memorystick)。在摄影中,我们经常会
听到一些术语:如焦点(focus)、光圈(aperture)、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白平衡(whitebalance)、ISOspeed(ISO感光度,国际标
规定的胶片感光度)。光圈控制的是光进入镜头的量,对照片的
景深和影像的凝结有影响。快门可以控制影像的清晰和流动,快
门速度很快时,可以捕捉子弹运动的瞬间,速度很慢时则可拍出
流动效果,如夜间的车流。白平衡主要在数码摄影中出现,简单
来说就是调节色差,使影像真实反映其色彩。
当然,托福考试涉及到摄影话题并不会专业得介绍摄影器
材或技术,主要还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做一个整体的介绍。甚
至可以说,艺术话题的考察总是离不开历史,因此建议考生可以
在准备背景知识时对各个话题的历史发展做一个了解。有关于摄
影的发展,特别是胶片的发展,在巴朗第三套练习的Listening3
中讲得非常清楚,在09年下半年的考题中也考到了类似的话题。
在此,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带考生们简单回顾一下摄影的发展
历史。
人们对摄影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中国的
哲学家墨翟通过对光学的研究,提出了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
倒像的理论,后人认为这为针孔摄像(pinholecamera)的概念奠定
了基础。
到了18世纪,随着光学(optics)、化学(chemistry)的发展,
人们发现一些银盐(silversalt)具有感光性,这便促使人们着手研
究如何在涂有银的物体表面形成图像。早期的图像形成后并不能
长久保存,在1826年法国发明家JosephNicéphoreNiépce在家
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显示的是从他家的窗户看到屋外的
景象。由于他拍摄的方式需要大约8小时的曝光时间(exposure
time),因此并不实际。
Joseph死后,他的同事LouisDaguerre继续研究,在1837
年发明了银板照相法(daguerreotype),并在1839年拍摄了第一张
人物照片。在这之前,他研究了减少曝光时间的方法。而这种方
法的发现也颇为离奇。Daguerre在做实验时把一些曝光过的板
(exposedplates)放在化学药剂橱(chemicalcupboard)里。由于橱里
的温度计(thermometer)破损,汞蒸气(mercuryvapor)和银发生反
应,在板上形成了一个隐约可见的(latent)图像。得到启发后,
Daguerre完善了这个过程:首先,把铜板(copperplate)暴露在碘
(iodine)中使之发生反应形成感光(lightsensitive)的烟雾(fume)碘
化银(silveriodide);把铜板捕捉到的图像曝光10-20分钟,然后将
铜板置于加热到75摄氏度的汞(mercury)上,使汞和银(silver)结
合(amalgamate);一开始Daguerre使用普通的盐溶液(saltsolution)
来修复图像,之后他使用了亚硫酸钠(sodiumsulphite),最后用蒸
馏水(distillwater)冲洗(rinse)铜板之后,图像就永久(permanently)
存在于铜板上了。
虽然这个过程存在不少缺陷,如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