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空中乘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国茶道艺术课程》他山之石—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抹茶,古代称之为“末茶”。“末茶”的制作,起源于中国魏晋时期,其做法是采集春天里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即团茶)保存。等到食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进茶碗并冲入沸水,用茶筅充分搅动碗中茶水,使其产生沫浡(bó),即可饮用。
日本茶道抹茶在宋朝达到顶峰。并发明了完整的饮茶方式—“点茶法”,同时发明了点茶的重要工具—茶筅(xiǎn),茶筅是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专门用来调搅粉末茶。南宋绍熙二年,点茶的方法由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带回了日本,并迅速风靡,荣西禅师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中国的玄奘般的存在。中国的点茶到明朝时期基本遗失殆尽,由茶叶泡汤弃渣的清饮法,取代了点茶法。而点茶在日本逐步发展,成为目前为世人熟知的日本国粹—日本茶道。茶筅
日本茶道十六世纪末,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个格子里也有定式,而根据定式不同,现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余个流派。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是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茶道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日本茶道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职业教育空中乘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