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泰国BoonjitWitthayaSchool为例
——以泰国BoonjitWitthayaSchool为例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语言之一。随着中泰交流的不断深化,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需求愈发旺盛。而在所有汉语学习领域中,口语学习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基于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简称POA)的汉语口语课设计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理论。本文将就BoonjitWitthayaSchool的教学实际出发,介绍如何结合该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二、POA教学理论简述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主导、学生中心、全程参与、师生互动等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语言产出活动。该方法要求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通过完成一系列具有明确目的和要求的产出任务,如讨论、演讲、角色扮演等,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POA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口语基本技能,提高其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内容,如日常生活、文化交流、学校生活等话题。
3.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任务和情境。
4.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和最终成果。
四、教学实践
1.创设情境: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如购物、问路、餐厅点餐等场景。
2.分配任务:根据情境设定任务,如进行角色扮演或对话练习等。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积极完成各自的任务。
3.完成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并进行口语交流。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
4.展示成果: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展示他们的进步和能力。
5.教学反馈:在每个单元或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及不足。同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基于POA的汉语口语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实际交际场景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同时可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先从简单的表达开始练习。
2.增加实际交际场景:教师可以组织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如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
3.丰富教学内容:除了教材内容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时事热点、文化差异等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六、结语
总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口语课设计与实践是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方向。在BoonjitWitthayaSchool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POA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汉语人才做出贡献。
七、具体教学策略与实践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口语课,在教学策略上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与应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设计出各种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口语练习。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场景的任务,让学生模拟购买物品并进行对话练习。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购物用语,还能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模拟真实情境下的交流。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然地进行口语练习,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景点介绍和问路的对话练习。
3.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法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讨论一个热点话题并形成小组观点,然后进行汇报和辩论。
4.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口语练习。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中文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八、教师角色与评价方式
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口语课中,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