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pdf
文件大小:1.96 M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7.37千字
文档摘要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文献综述

1.1.1国外文献综述

StephenBrooks(1987)⑴书中通过分析英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发现政府通常把

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从而无法保障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MartinHovey,TonyNaughton(26)⑵认为国家所有权一般与绩效负相关。反之,法

人所有权对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他形式的私有制普遍与绩效正相关。因此作者建议分阶段剥

离国家所有制,首先国家可以通过拍卖给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来出售其所有权,然后通过共

同基金的单位向广大大众进行拍卖,最后分配给全国性的养老基金来支持退休计划。

YuanDing,HuaZhangJunxiZhang(28)囱对中国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绩效

进行了研究,以1999-24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家族企业的绩效明显优于国

有企业,因此支持了中国越来越依赖于私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共识。

GuyS.Liu,JohnBeirnePeiSun(215)囹对1997-23年所有制改革肘期中国11

多家企业分析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是中国企业表现最好的所有制形式,企业可以在国家支持

和私营企业实力的双重作用下获得最佳的协同效应。

XiaobingHuang(219)囱对1999年至27年中国工业调查的企业级数据分析研究,

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生产力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也表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经济

增长。

1.1.2国内文献综述

1)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研究

文一墨(214)⑹认为国企管理结构不完善,多头管理格局并存,现代企业制度并未真

正建立,在某些国企中,国有控股比例过大,这大大影响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激励、

约束机制等的发挥。

刘新、孟瑜(215)⑺认为过去中国的经济成分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二者占国

民经济的比例超过九成,严重缺少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让中国经

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得到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增

添活力。但由于中国进行混改涉及的方面较多,所以产生的问题也不少,包括公司治理结构

不健全、决策不科学、监督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仍要继续。

张嘉国(217)冏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的自

然选择,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

展。

薛兴华(22)凹认为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原来一成不变的传统企业

管理体制,为解决国有资本难以流动、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应当引入非公有资

本入股参股或控股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从而实现国企的机制创新。

黄玉新(221)的认为过去国有企业管理中所有者没有真正到位导致产权关系模糊,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出现部分内部人控制现象,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没有达到最大

化。

2)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

刘崇献(214)UH认为不同的国有企业实现的路径明显区别,但改革的方向是打破垄

断,追求共赢,因此应当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提高效率共同把蛋糕做大,

通过合理分配共同受益,实现和谐包容性发展。

国金证券(215)[⑵认为股权分散是第一步,要对管理层进行激励改革从而减轻国资

改革的阻力;破除国企管理层行政化,建立有效董事会治理制度等或许是国资改革关键步骤。

邱兆祥、刘永元(216)I认为我国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上的探索上一要注重国有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二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应在全局角度按具体情况确定,三要构

建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增加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四要推进发行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制度,

完善监管体系。

王晶(217)U4]认为在发展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上一要讲究企业分层、业务分

层及地域分层,二要通过改制上市来吸收社会资本,同时要注重治理,三要注重增资扩股及

全员持股,形成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积极性,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刘翔(218)U5]结合国务院出台的国企混改政策以及各地推出的相应方案分析后,将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模式总结为四点,即多类别、多层次、全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