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当代企业家伦理道德建设研究
第一章企业家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有一个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灵活高
效、精干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而企业家能否成为这个集体的“核
心”,则和他个人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家的伦理道德,不仅
对企业内部起作用,而且对外部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现代企业不再是孤立的封闭体,而是一个与社会各界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
系统,良好的企业形象已经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巩固市场、获得超额利润
的砝码,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从广义上来说,
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与外界公众交往中的表现,但是从狭义上来说,
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实现者,企业的发展无不烙下他的痕迹,
可以说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的形象往往代表一个企业的整
体形象。因此,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对企业参与竞争、赢得优势、走向辉煌
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1.1企业家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1.1国外企业家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企业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一种低的社会责任状态
运行,企业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但是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的积
累最终导致了问题的恶化,国外企业伦理问题的缘起诱发因素主要来自实
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工商企业活动出现了一系列行
贿受贿、规定垄断价格、欺诈交易、不平等甚至歧视员工等丑闻,要求政
府对此进行调查。20世纪6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的一系列直接或间接涉及
企业伦理道德问题的社会性运动对于促进西方国家对企业伦理文化问题的
关注和研究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第一阶段:企业家道德研究的产生阶段。西方的企业伦理研
究始于亚当·斯密和马克斯·韦伯。十六十七世纪时期,西方企业家开始登
上历史舞台,他们不仅取得了经济优势,也取得了道德优势,逐渐演化为
社会的主导力量。马克斯·韦伯在《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徒伦理》中就追
溯了企业的道德传统以及这些传统的消亡,得出道德意义在某一时期被赋
予了企业活动,马克斯·韦伯在一定程度上赞同道德能够成为企业的内在
追求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家是一个将禁欲与谋利统一起来的独特群体,认
为新教伦理将克勤克俭视为至高的品德,将财务追逐视为上帝赋予的天
职。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建立了以人的“利他心”为出发点
的道德哲学体系;在《国富论》建立了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的经济
学体系。亚当·斯密认为在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解决人们的全部需求的,每个人必须以自己的“利
他心”去换取别人的“利他心”,即以自己的“利他心”去间接满足自己
的“利己心”。
第二章“三鹿奶粉”事件与企业家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在考虑自己企业的商业利益之
外,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三鹿集团——一个
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奶粉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的乳
品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作为多年的奶粉市场巨头,是中国
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但是,他们丧失了良知,为了经济利益投机取
巧,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品“三聚氰胺”,对众多婴
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不断揭露的事
实看,那些企业之所以道德沦丧,见利忘义,就是因为没有起码的道德良
知约束。这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置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重创了
社会的诚信机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道德是市场文明的基石,是
社会文明的基因。2008年9月27日*********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讲
到企业家责任时指出:企业家要有道德,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流着道德的血
液,每个企业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合法经营与道德结合的企业,才是
社会需要的企业。2008年9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食品行
业事关生命安全,它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诚信
缺失、道德败坏、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
会出问题。这是每个企业和企业家的良知。
2.1“三鹿奶粉”事件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