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考试名词汇总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政权的建立
C.社会分工的出现
D.人类道德观念的进步
2.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不包括:
A.法律主体
B.法律关系内容
C.法律关系客体
D.法律关系形式
3.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A.明确性
B.强制性
C.公正性
D.可变性与不可变性
4.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分类:
A.民事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刑事法律关系
D.国际法律关系
5.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A.法律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效力
B.法律对现在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效力
C.法律对将来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效力
D.法律对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效力
6.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系统解释
D.实用解释
7.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A.违法行为
B.违法后果
C.违法责任能力
D.违法责任主体
8.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
A.国际法优先原则
B.地域原则
C.时效原则
D.平等原则
9.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监督的范畴:
A.国家监督
B.社会监督
C.政党监督
D.个人监督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经济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法的特征包括:
A.普遍性
B.明确性
C.强制性
D.公正性
E.可变性
2.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A.法律事实
B.法律行为
C.法律规范
D.法律关系主体
E.法律关系客体
3.下列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
A.权利
B.义务
C.法律责任
D.法律关系形式
E.法律关系主体
4.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解释的效力层次:
A.文义解释
B.目的解释
C.系统解释
D.历史解释
E.逻辑解释
5.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政治责任
E.经济责任
6.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有:
A.国际法优先原则
B.地域原则
C.时效原则
D.法院选择原则
E.当地法原则
7.法律监督的方式包括:
A.国家监督
B.社会监督
C.政党监督
D.行政监督
E.个人监督
8.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商法
E.国际法
9.法律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
A.起草
B.审议
C.公布
D.施行
E.修改
10.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
A.明确性
B.强制性
C.公正性
D.一致性
E.可变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要素,与法律关系紧密相关。()
2.法律关系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3.法律解释具有溯及力,可以影响过去的法律关系。()
4.法律责任的承担必须与违法行为直接相关。()
5.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中,地域原则优先于国际法优先原则。()
6.法律监督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行为。()
7.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宪法位于最高层。()
8.法律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仅限于立法机关内部。()
9.法律规范的可变性是指法律规范可以随时被修改或废止。()
10.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在空间、时间和主体上的适用范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2.简要说明法律解释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情况。
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有哪些?举例说明。
5.法律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6.简要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构成要素。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思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法律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应运而生。
2.D
解析思路: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包括法律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形式不属于其要素。
3.D
解析思路: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包括明确性、强制性、公正性和一致性,可变性与不可变性不是其基本特征。
4.D
解析思路:法律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国际法律关系是其中一种,不属于分类之外。
5.A
解析思路:法律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效力,即法律可以追溯至其生效之前。
6.D
解析思路:法律解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