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B)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2级《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期末试卷答案.pdf
文件大小:176.0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27千字
文档摘要

泉州师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应用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

贸易专业12级《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期末试卷答案(B)

一、判断题

1.对2.错3.对4.对5.错

6.错7.对8.对9.错10.错

二、选择题

1.A2.A3.C4.A5.D

6.A7.A8.B9.D10.C

11.D12.B13.B14.B15.B

16.B17.A18.D19.C20.D

三、多项选择题

1.BD2.BCE3.ABCD4.BE

四、简答题:

1.试论述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答: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

的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

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与国际直接投资超过贸易的增长相

对应,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

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包括电话、

传真机、电视、自动提款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的商业贸易。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大大简化

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

速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各

国逐步取消或减少关税壁垒,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大为减少,自愿出口

限制等“灰色措施”的实施也受到限制。但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如发达国家依然通

过高关税和配额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服装等的出口;发达国家运用高技术标准的“绿

色壁垒”大行其道;某些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外国商品反倾销的力度,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具有

比较优势产品的进入。

2.试述H—O理论的基本原理。

答: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以及既定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

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余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

型产品。根据要素富裕度的价格定义,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

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更便宜,资本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资

本密集型产品更便宜,可见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产生不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形成了贸易基

础。也就是说各国的相对要素富裕度,即要素察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

因和决定因素。因此,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

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双方获益。

3.试述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幼稚产业保护论最初由汉密尔顿提出,经过李斯特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

易保护理论。其基本理念就是,当处于幼稚阶段的国内产业无法与成熟的国外产业相竞争时,

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实施保护,给国内产业足够的时间成长,直到具有和国外产业同样的

竞争力之后,就可以取消保护。

李斯特的理论一直被经济落后国家广泛引用,成为他们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论据。

4.简述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答:(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2)可以阻止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推动经济的发展

(4)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

5.简述二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兴起的原因及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答:兴起的原因

(1)科技革命的发展

(2)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反霸斗争的发展

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1)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

(2)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3)促进了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生产水平迅速提高

(4)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五、应用题:

1.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给曲线为S=10+3P,自由贸易时的世界市场

价格为2,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关税时,

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P为国内市场价格)

答:自由贸易时:S=10+3P=10+3×2=16

D=40-2P=20-2×2=36

进口量=D-S=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