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印度市场环境分析.docx
文件大小:17.5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2.39千字
文档摘要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字体大小:HYPERLINK"javascript:dozoom(16)大HYPERLINKjavascript:dozoom(14)中HYPERLINKjavascript:dozoom(12)小2009-07-1311:09:55来源:中国机电出口指南网

1、政府效率不佳,企业经营隐性成本高

印度到1991年才逐渐对外开放,朝向自由化及国际化方向努力,但因教育程度低,加上人口众多,无法确实选贤与能,且政党政治运作并不稳定,导致虽有民主,但政治并不清明,官僚体系严重,行政效率低落,基础建设落后,公路、港口、铁路、通讯、电力等设施成长缓慢,商业运作因此受到箝制,企业亦被迫分担政府得责任,各项隐性成本极高,商业税负规定繁杂、红包文化及电话、水电、公司登记等相关申请耗时困难,与其她国家商业环境差距极大,导致外来投资者怯步。不过,近年渐有改善,国外直接投资金额近来有增加得趋势,2003年约达40亿美元左右。

2、除软件外,许多产业偏重劳力密集及消耗自然资源

由于印度在开放后仍维持高关税政策,直到最近才逐渐降低,各产业因长期受保护,缺少竞争,效率低落,缺乏研发、行销及市场竞争得观念,许多传统出口产业因此多局限在劳力密集及具自然资源优势得产业,如纺织、宝石、大理石、皮革制品等。

3、文化差异大,商业习惯不同

比较而言,印度人一般轻诺且不守时,商业交往注重建立人际交情,不重效率,与西方商业习惯有相当差异。初与印度商业往来得国外人士难以适应,必须经过一段时日,才能逐渐习惯。另一方面,印度金融信息落后,并无全国性个人或公司征信系统,仅能通过往来银行或征信公司做重点式调查,一般跳票及倒闭厂商资料难以查得,外商在印度经营多自行小心选择客户及严格控管收付款条件,以降低风险。

4、传统小店铺多,专业量贩店尚在发展中

印度百货销售渠道正在稳定增加中,并逐渐有类似欧美Mall得综合卖场出现,其中含有饮食、成衣、百货、游乐厂及超市等。不过,专业产品如计算机、电子及通讯等3C产品得量贩店尚未出现。此外,近年有一些著名得连锁百货公司出现,例如ShoppersStop、Pantloon等,就就是值得外商切入得销路合作对象。

5、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有时不完全一致

印度就就是联邦国家,中央政府主管国防、外交、金融等全国性事务,地方政府则对贸易、财务等保有相当管辖权力,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政策偶有抵触时,如无明文规定,中央有时也难有置喙余地,增加外来企业困扰。以2005年4月1日新施行得附加税(ValueAddedTax,VAT)制度为例,全印29个州中,反对党BJP所主政得5个州至今仍不愿配合实行,产生许多不一致及纷扰,也影响商业运作。

6、关税继续调降,鼓励外来投资

根据印度2005年得经贸政策草案,一般产品得关税税率将从以往最高20%降至15%,并将调降许多产品税率。如此一来,将加速国外产品进入印度。另为鼓励国外投资,以往限制外商与印度厂商合资后,不得随意变更合作对象得规定,已有所调整,已给予外商较大变更合作对象得选择HYPERLINK://blog、yidaba、"空间,同时许多行业得外资比例上限也予提高。例如电信业由49%提高到74%,航空业由40%提高到49%,这些新措施将有助于外资持续进入印度,预估印度市场将更开放,竞争亦将加剧。

7、货品贸易呈现逆差,服务业赚近大笔外汇

印度因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且许多产品当地无法产制,需自国外进口,历年来货品进口金额多半大于出口金额,产生贸易赤字。但近年来,因为信息软件代工服务业出口增长非常快速,赚进不少外汇,同时因为外资加快投资印度,以及印度股市看好,汇入金额攀升,使得卢比近二年呈升值状态

、市场上走私货仍多

许多印度进口厂商为了逃避关税,采用自北部中印边界走私、货柜转运调包及个人进口夹带等方式进入印度所谓GreyMarket,买卖并不开立发票,价格亦较正常进口产品便宜很多,而印度对此并无有效管制,形成地下经济,并使正规业者受到影响。不过近年关税持续调降,部分产品走私情况渐有改善。

9、许多产品仍属卖方市场

目前印度许多产品多属卖方市场,造成买方处于弱势,消费者权益不似其她先进国家受到重视,惟最近外商及舶来品大量进入,引进新观念,情况有所改善。

10、产品呈现二极化现象,重视品牌

印度贫富差距大,且市面上时有仿冒及不良品,有钱人多愿意给付差价,购得好产品,导致一般产品针对不同所得对象,有不同得品质等级及价格差别,且因对国外产品信息有限,消费者容易接受广告及品牌行销,更加大品牌产品及一般产品得价差。

11、商业采购要求放账,小额交易现金给付情况多

本地买卖通常要求1至3个月得放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