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直面挑战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07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4.38千字
文档摘要

直面挑战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A.销售货物

B.提供加工

C.出租房屋

D.出售不动产

2.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下列哪种收入属于应纳税所得额?

A.股息收入

B.偶然所得

C.国债利息收入

D.遗产继承所得

3.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偷税?

A.虚假报税

B.擅自改变申报期限

C.虚列支出

D.隐瞒收入

4.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企业

B.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为25%和15%

C.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D.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5.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自然人

B.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9级超额累进税率

C.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D.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6.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为城市居民

B.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分为7%和5%

C.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D.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7.下列关于房产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房产税的纳税人为房产所有者

B.房产税的税率分为1%和1.2%

C.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为房产的评估价值

D.房产税的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8.下列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土地使用者

B.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率分为1元/平方米和2元/平方米

C.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为土地的面积

D.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9.下列关于印花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印花税的纳税人为印花税的购买者

B.印花税的税率分为万分之三和万分之五

C.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印花税的金额

D.印花税的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10.下列关于车辆购置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A.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为车辆购置者

B.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分为10%和5%

C.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依据为车辆的购置价格

D.车辆购置税的纳税期限为车辆购置后的60日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属于增值税的免税项目?

A.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B.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

C.国际运输服务

D.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E.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捐赠服务

2.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可能包括以下哪些部分?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E.财产租赁所得

3.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B.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

C.小型微利企业

D.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E.企业购置环保设备的投资额的10%税额抵免

4.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范围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城市居民购买房屋

B.企业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

C.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收入

E.纳税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

5.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个人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

B.个人所有的营业用房产

C.企业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

D.企业所有的营业用房产

E.事业单位所有的非营业用房产

6.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对象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国有土地

B.集体土地

C.私有土地

D.农村土地

E.依法征用的土地

7.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货物运输合同

B.财产保险合同

C.技术转让合同

D.房屋租赁合同

E.银行贷款合同

8.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购置新能源汽车

B.购置二手车

C.购置环保型车辆

D.购置公共交通车辆

E.购置残疾人专用车辆

9.税务行政行为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税务登记

B.税收保全

C.税收强制执行

D.税收处罚

E.税收行政复议

10.税收法律责任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税收滞纳金

B.税收罚款

C.税收追缴

D.税收保全

E.税收强制执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