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CCS
91.020P8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3433—2025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数据库规范
2025-05-07发布2025-08-07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3433—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
5数学基础 4
6数据库结构定义 4
7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23
8元数据 23
附录A(资料性)要素分类和属性结构适用范例 24
参考文献 27
DB14/T343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政务信息管理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晋太、陈锐、樊凌洁、王沁霞、闫文浩、张子伟、申苗苗、刘瑾、曹金亮、薄江宏、潘俊刚、魏钦涛、孙景利、石凌燕、郭利卫、李明。
DB14/T3433—2025
1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数据库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数据库的内容、数学基础、数据分层规则、通用属性数据结构、代码编码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涉及空间信息的专项规划数据库建设,文件侧重于提出专项规划空间要素的原则性、基础性和通用性要求,各行业可在本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方向工作实际,补充细化专项规划数据库内容,或在不低于本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专用技术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CH/T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1098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来源:GB/T13923-2022,3.1基础地理信息]
3.2
要素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来源:GB/T17798-2007,3.4要素]
3.3
DB14/T3433—2025
2
空间要素
包括空间位置的地理实体的抽象,是在地理实体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来源:TD/T1098-2024,3.1空间要素]
3.4
空间数据
标识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
[来源:TD/T1098-2024,3.3空间数据]
3.5
数据集
可以标识的数据集合。
[来源:GB/T17798-2007,3.1数据集]
3.6
矢量数据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来源:GB/T16820-2009,5.13矢量数据]
3.7
属性数据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来源:GB/T16820-2009,5.16属性数据]
3.8
表格数据
以表格形式描述地理实体的基本信息、属性及结果的数据。
[来源:TD/T1098-2024,3.4表格数据]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4,1数据库内容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数据库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现状空间要素、规划空间要素和非空间要素。根据数据内容的性质,又可分为通用要素和专题要素两大类,其中专题要素本文件只定义通用性内容。
4.2要素分类与编码
4.2.1通用要素
DB14/T3433—2025
3
通用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