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土石方机械操作安全技术交底.docx
文件大小:21.8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12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建筑管理表格

安全技术交底

表格编号

CSCEC82-SP-B10316

工程名称

XXX项目

交底日期

年月日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交底内容:

工程项目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

作业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1、装载机行驶时,应收回铲斗,铲斗离地面约400~500mm在行驶过程中注意是否有路障或高压线等。除规定的驾驶人员外,不准搭乘其它人员,严禁铲斗载人。

2、装载机行驶时,避免突然换向行驶,铲斗带负荷升起行驶时,不准急转弯和急刹车。

3、在公路上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下坡禁止空档溜放。

4、在倾斜坡地若发动机熄火,应把铲斗放在地上,并制动,将各操作杆置于中位,再起动发动机。

5、铲土时,根据现场土质的比压确定装载量,并使铲斗从正面插入,以免斗负荷过大,回转时倾倒。

6、满载后应注意斗杆不应升太高。

7、在向运土车辆装载时,禁止铲斗在运土车辆驾驶室上空越过。如汽车驾驶室顶无防护板,卸土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准有人。

8、向运土车辆装载时应尽量降低铲斗,减小卸落高度,防止偏载、超载和砸坏车箱。

9、对边坡、濠沟、凹坑卸料时要注意不要使铲斗过于伸出以免倾覆。

10、装载机不得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地上工作,作业区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土石方机械的内燃机、电动机和液压装置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内燃机和电动机安全使用交底操作。

2.机械进入现场前,应查明行驶路线上的桥梁、涵洞的上部净空和下部承载能力,保证机械安全通过。

3.土方机械作业对象是土壤,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面及地下情况,以便采取安全和有效的作业方法,避免操作人员和机械以及地下重要设施遭受损害。作业前,应查明施工场地明、暗设置物(电线、地下电缆、管道、坑道等)的地点及走向,井采用明显记号表示。严禁在离电缆lm距离以内作业。

4.作业中.应随时监视机械各部位的运转及仪表指示值,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5.机械运行中,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在修理(焊、铆等)工作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垫上垫木。

6.对于施工场地中不能取消的电杆等设施,要采取防护措施。在电杆附近取土时,对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和杆身,应留出土台。上台半径:电杆应为10~15m,拉线应为1.5~2.0m。并鹰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坡度。

7.桥梁的承载能力有一定限度,履带式机械行走时振动大,通过桥梁要减速慢行,在桥上不要转向或制动,是为了防止由于冲击载荷超过桥梁的承载能力而造成事故。机械通过桥梁时.应采用低速档慢行,在桥面上不得转向或制动。承载力不够的桥梁,事先应采取加固措施。

8.以下情况是土方施工中常见的危害安全生产的情况。在施工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工_必要时可将机械撤离至安全地带,待符合作业安全条件时,方可继续施工:

(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发生坍塌危险时;

(2)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或山洪暴发时;

(3)在爆破警戒区内发出爆破信号时;

(4)地面涌水冒泥,出现陷车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时;

(5)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

(6)施工标志、防护设施损毁失效时。

作业人员发现隐患应采取的措施

1.土方机械作业时,都要求有一定的配合人员,随机作业,所以一定要保持人机间的安全距离。以防止机械作业中发生伤人事故。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

2.雨季施工,机械作业完毕后,应停放在较高的坚实地面上。

3.当挖土深度超过5m或发现有地下水以及土质发生特殊变化等情况时,应根据土的实际性能计算其稳定性,再确定边坡坡度。

4.当对石方或冻土进行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机具应撤至安全地带或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的避险和救援措施

1.机械伤害应急避险和救援措施:首先应确保自身安全并远离事故位置,并电话或口头通知等方式立即疏散周边作业人员并告知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并及时送往医院。

2.触电事故应急避险和救援措施: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断开电源,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如果电源开关在较远处,则可用绝缘材料(如木条等)把触电者与电源分离,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马上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救治。

3.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避险救援措施:一旦发生高处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