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毕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
路基土石方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位于遵义至毕节段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我单位承建的遵义至毕节段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共有路基土石方填方1291804m3,挖方1268753m3。本合同段整体式路基宽度为33.5m,横断面组成为:行车道2×11.25m、中央分隔带2.0m、左侧路缘带2×0.75m、硬路肩2×3.0m(其中包括右侧路缘带0.5m)、土路肩2×0.75m。
2、路基填筑材料
可采用挖方段石料和隧道弃渣,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路基施工工艺方法及要求
3.1、路堤施工方法
根据移挖作填数量和取土场的供土范围,采用能力匹配的挖掘机、自卸车、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及核子密度仪、K30荷载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组织挖、装、运、铺、平、压、检的“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一条龙机械化施工,辅助人工逐层收坡。
3.1.1、基底处理
按不同地段基底的土壤性质,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环境,结合设计对基底稳定性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a、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树根、草皮、树叶等杂物。原地面松土的厚度小于0.3m时,将原地面碾压密实;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则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后再在其上进行填筑。
b、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10时,路堤直接在天然地面上
填筑。地面横坡坡度为1:10~1:5时,清除草皮;陡于1:5~1:2.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为1.0m的台阶,对基岩面上的覆盖层先清除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即在原地面上挖台阶后填筑路堤。地面横坡陡于1:2.5的地基,应在路堤填筑期间对路堤和地基进行观测。
c、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地段,清除地表草皮,对原地面碾压后再行填筑。
d、半填半挖和傍山地段的路堤,应先做好靠山侧的引、排地表水的工程,方能进行路堤的施工。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路基面以下1m基床范围内应予以挖除换填,填料应符合基床土
要求,挖方顶面设4%的横向排水坡。
3.1.2、路基填料的选择与鉴定
a、路基填筑就近移挖作填或取土场借方。路基填筑前先对选定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检测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试验合格后,用于路基填筑。
b、路基填筑前先对路堑开挖探坑,分层、分区域取具有代表性土样20~40kg,作好标记,送工地试验室进行试验。
3.1.3、现场压实试验段
选择路基填料并确定施工参数后,在路堤填筑前,根据不同种类的填料各自选具代表性的一段路堤作为施工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100m左右),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艺参数,如:填筑层的厚度、最佳含水量、压实机械的组合配备、压实遍数等,作为施工控制
依据。
3.1.4、分层填筑
a、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分层厚度30cm,且不得小于10cm,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50cm,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b、路基每填筑一定高度进行粗刷坡,多余土方作为上部填土利用。达到设计标高后,整修达设计标准。
c、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线五度”,三线为:中线、两侧边线;五度即:厚度、拱度、平整度、密实度,边坡坡度。
d、填筑路堤时,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表面设2~4%的横向排水坡排水,避免雨水冲刷边坡。若中途停工时,对表层及边坡加以修整,使之不积水,复工时,在路堤表层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后继续填筑。
3.1.5、整平稳压
根据铺土厚度及自卸车载土量,设专人指挥均布卸土,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稳压、碾压,并形成2~4%横坡的拱型层面。全断面分段填铺,作业段长度视土料含水量、天气条件、日填土量及碾压机效率而定(50~200m)。填铺顺序从两侧向中心进行,采用后退法填铺。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将渗水性弱的土料填铺在堤心部分,渗水性强的土料填铺在两侧。
3.1.6、机械碾压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
再压路基中间。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5km/h。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应重叠30~40cm,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3.1.7、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施工包括桥台尾过渡段、路堤与涵洞过渡段及纵向填挖过渡段施工。
台后填土必须在桥台圬工强度达到允许强度后进行,基坑采用粗粒料(渗水土)分层填筑,台后基顶2m及放坡1:1范围内填筑A组填料改良土。填筑时在台背用红漆标注每层的填筑高度,并写明层数,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填筑时两侧各加宽30cm,以利边坡压实。每层压实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重型压路机压实不到之处采用小型机具夯填;使用重型压路机时,压实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