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培训课件.ppt
文件大小:11.57 M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5-30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2024/1/3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培训课件CATALOGUE目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核心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与监管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总结与展望0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绿色建筑定义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最初的节能建筑到如今的绿色建筑,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变革和进步。绿色建筑定义与发展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国家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旨在引导建筑行业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提高建筑能效和环保性能,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制定背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高建筑能效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引导建筑行业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还可以促进建筑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评价标准制定背景及意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日本的CASBEE等。这些标准在评价内容、指标设置、权重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强调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评价内容、指标设置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要求和权重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国内标准更注重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评价,而国际标准则更注重建筑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此外,国内外标准在评价方法和程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国内标准国际标准比较分析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核心内容通过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宜居室外环境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绿化、美化室外环境,提供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030201节地与室外环境0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01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和先进的构造技术,减少建筑能耗。02优化建筑设备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采暖、照明等设备,降低设备运行能耗。节能与能源利用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减少用水量。采用节水型器具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洗车等非饮用用途。实施雨水收集利用建立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用水管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推广可循环利用材料积极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促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施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处理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和加强现场管理,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选用高性能建筑材料使用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减少材料更换和维修的频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优化室内环境设计通过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和装修设计,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采用室内空气净化和换气技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控制室内噪声和振动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降低室内噪声和振动对居民的影响。0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与监管申请评价、提交资料、专家评审、现场核查、评价结果公示、颁发证书。评价程序建筑项目需满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等环保技术和产品;提供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证明材料。评价要求评价程序及要求监管机制政府主导、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价、社会监督。监管措施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对绿色建筑进行标识;定期开展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项目进行整改或处罚;加强绿色建筑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意识。监管机制及措施案例一01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环保技术和产品,实现了节能、节水、节地等方面的目标,获得了绿色建筑标识。案例二02某住宅小区项目,注重室内环境质量,采用绿色建材和装修材料,提供充足的采光和通风,降低了室内空气污染,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案例三03某公共建筑项目,通过精细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