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欢迎使用
小学青州研学方案
为贯彻省教育厅《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极大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学校精心组织了本次外出研学。
一、课堂之内晓古今,课堂之外知天地
课堂之内,我们学习各种专业的技能和本领,学习各种知识和理论,夯实了文化素养的基础,迈出前行的第一步;而另一步是走出去,去见识课堂之外的世界,与大山相拥,与河流相拥,看大自然万物春夏秋冬,聆听一座古城的诉说,看一段遗迹与历史重合,感悟祖国多元文明的绚烂,砥砺国家情怀,激发使命担当两脚交替才能不断前行,正是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广阔,生命不断的充实,这正是研学旅行的终极目标,也是人医生所追求的本源——遇见美好的自己。
二、研学的意义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研学安排
青州,为古“九州”之首,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素有“海岱明珠”“信美东方第一州”“海岱惟青州”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两汉到明朝初年,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青州古城,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范公亭西路与偶园街交叉口,城建历史2200多年,是一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城。青州古城旅游区面积约1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东阳城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南阳城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和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开放区域面积1.4平方千米。青州古城,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和诸多名人典故,是学生传统文化研学的首先之地。早指定地点乘车集合,赴青州【云门仙境云门山】景区,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群峰突起,象座千仞高山。山顶上有石洞南北相通,远望像一方明镜高悬太空。
每到夏秋时节,云门洞内云雾缭绕,缥缈宛如仙境,人称“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山阳有隋唐时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开皇年间。历代文人墨客,如欧阳修、富弼,王世贞,钟羽正等,给云门山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摩崖题刻。山阴摩崖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摩崖汉字云门山“寿”了,距今已400多年的历史。“寿比南山”一词即渊于此。“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当地流传着“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山阳云门洞西侧,有著名的“云窟”,状如曲井,深不见底,夏秋时有云雾蒸腾,经云门洞涌进涌出。
下午青州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6万余件,国家珍贵文3000余件,新馆展览区分为青州历史展厅、龙兴寺佛像展厅、有邻衡王无物府展厅、香山汉墓陶俑展厅、石刻艺术展厅、陶瓷展厅、书画展厅和临时交流展厅等8个展厅,通过大量图片、文字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其中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为海内外孤本;东汉“宜子孙”玉璧和战国玉人是罕见的玉器珍品;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的彩绘陶器、陶俑是目前我国同时期同类文物中彩绘保存最好的。最著名的藏品是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400余尊佛教造像,时间跨越北魏至北宋,长达500年。这批造像数量多、品种全,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跨越时间长,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先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100项考古大发现”,被称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其先后多次到国世纪内外著名博物馆举办大型专题展,成为青州走向世界的桥梁,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所到之处,让人叹为观止。
后参观青州古城,城建历史2200多年,是一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城。青州古城旅游区面积约1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东阳城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南阳城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和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开放区域面积1.4平方千米。大家可在古城自行选购当地特产,隆盛糕点、青州蜜三刀、麻花等。
偶园,偶园结构严谨,布局得体,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虽老态龙钟,但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偶园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偶园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园东、南两墙环列,乍看并无奇特之处,细考究则颇有趣味,假山在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