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筑标准设计
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图集
DBJT20-12
图集号川03G315
2004
迁耍区品
少
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图集
批准部门:四川省建设厅批准文号:川建勘设发[2004]338号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统一编号:DBJT20-12
协编单位:德阳市旌阳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图公集司号:川03G315
四川省三台七建有限责任公司桩基行公期:2004年10月1日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情建良设计负责人
情建良
裴建良出本
裴建良
何
何开明
皮
目录
名称
目录
设计说明
施工程序示意图
ZG350型桩详图
ZG351型预制桩尖详图ZG400型桩详图
4
45
6
页次1
2-3
7
名称
ZG401型预制桩尖详图ZG450型桩详图
ZG451型预制桩尖详图ZG500型桩详图
ZG501型预制桩尖详图桩身材料表
8
8
页次
9
10
11
12
13
目录
图集号
川03G315
页号
1
楼
野
设计说明
一、适用范围: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适宜于有无地下水的人工填土、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粘性土、
砂土、碎石土。桩端持力层宜为中等风化岩石、中密碎石土、密实砂土和硬塑粘性土。成桩直径d为350-5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9条公式计算,工作条件系数ψc取0.7。桩长L按长径比L/d≤50控制。
本图集适用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的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设计与施工,乙级建筑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建筑所受水平荷载确定是否适用,甲级建筑不得采用。
二、设计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单桩选择
设计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应具备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本图集按端承桩为主考虑,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宜在现场通过桩的承载能力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下表的建议值。根据基础荷载,设计人员可由下表选出桩的型号,只需在基础施工图中注明桩的型号(不另出图),例如选取ZG350B型的桩,就是桩径350mm的局部配筋桩,即可按本图集施工。不受水平力的
桩,可选用插筋桩。对于受水平力的一般建筑和受水平力较小(如不大于七度的水平地震力)的高大建筑,可选用局部配筋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应通长配筋。抗拔桩和抗滑移桩配筋应另行设计。
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一倍桩径。桩的最小中心距s:穿越非饱和土为3.0d,穿越饱和土为3.5d(d-桩身设计直径)。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尖以下持力层厚度一般不小于4倍桩径。
四、构造
钢筋笼的主筋两端不得弯钩,以免拔管时阻碍混凝土下落;箍筋应用螺旋箍筋,和主筋花焊连接,未焊接处用低碳钢丝绑扎。
桩和承台的连接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执行。
装建良
口十
七
应品
卤
设计说明
图集号
川03G315
页号
2
生年
生年
架
1
短
升4》口卤奖
升
4》
五、施工
实际制作的桩顶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500mm以上;一般灌至自然地面,以便清除在施工过程中桩顶形成的浮浆,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前应在地质勘探点附近试成桩3-5根,以便校核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和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确定沉管终止的电流、电压及贯入度值。
沉管深度的控制原则:对于端承桩,当振动(冲击)锤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值达到额定值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尖入土标高为辅;对于摩擦桩,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电流、电压值为辅。
必须严格控制最后30s的电流、电压值及其对应的贯入度,其值按单桩设计承载力的要求,由有关人员根据试成桩和当地长期的施工经验确定。
若最后30s的电流、电压值已达到要求,而桩尖标高与设计要求相差甚大时,除应延续沉管时间直至后30s桩管贯入度达到试成桩的值以外,尚应查明原因。
桩机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持证上岗。
六、工程验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执行。对桩的检测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的要求。
单桩选用表
桩的型号
成桩直径
(mm)
桩管下端外直径
(mm)
桩管外径
(mm)
预制桩尖直径
(mm)
预制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