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
基床以下路堤施工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路堤填筑前应对地基和原地面处理进行验收,其质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宜取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各区段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并设置明显标识。
2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阶段
四区段
路基整修
八流程
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4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5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桩位:路基坡脚、线路中心线
具体要求:直线地段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并在桩上做出虚铺厚度标记。
·修建施工便道
6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施工准备
·设置排水系统
急需永久性排水设施先施工,按施工过程需要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修建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生产与生活用房,通信、电力线路、工程与生活用水设施、机械停放场与料库
7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2.基底处理
如果地基土层不符合要求,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详见项目2。
·拆迁地面建筑物,砍伐地面种植附着物,清除地面植被。
·对于高度大于3.0m且地面横坡缓于1:5的路堤,清除草皮、腐殖土后,经预压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8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2.基底处理
·地面横坡为1:5~1:2.5时,在清除草皮杂物后,还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为0.2~0.3m,台阶顶面做成向内倾斜3%~5%的斜坡。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9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2.基底处理
·对于高度小于3.0m的路堤,为了保证基床质量,在基床
厚度范围内应无软弱土夹层,否则应采取地基改良和加固措施。
·水田、池塘或饱和粉细砂等松软基底的处理,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填砂、填砾石及其他土质等加固措施,以保证基底稳固。
10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2.基底处理
·基底密实度检查。
先使用核子密度仪检验压实度,再使用K30承载板检验地基系数,最后经技术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核实并签认。
·在分层填筑前,应依据技术标准、压实机械性能、填料土质类别,先作填土压实试验段。
试验段长度为100~200m,宽度至少为压路机宽度的3
倍。压路机走行三行,相邻两行中间重叠至少0.3m,三行碾压相同遍数。在中间一行取样进行压实度试验,确定填层厚度及各类机械的压实参数,据以指导施工。
11
施工阶段:
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静压→重型压路机振压→平地机精平→重型压路机终压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2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3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3.分层填筑
·路堤填筑应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
填筑。
14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宽不宜小于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每隔20~50m用标竿和红色施工绳作成标准几何断面
竣工时刷坡整平。在路堤本体最后几层施工时逐步进行刷坡,将刷坡土利用作填料。
15
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层填筑时,应向路基两侧做4%的人字横向排水坡。
√当上、下两填层采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
时,其粒径应符合D15/d85≤4(渗水土间)或D15≤
0.5mm(非渗水土间)的要求,否则应铺设隔离
作小于15%时的颗粒直径;d85是
指小颗粒填料中颗粒含量小于85%时的直径。
D15是指大颗粒填料中颗粒含量
16
分层填筑厚度
√应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确定分层填筑厚度。
√路堤填筑细粒土虚铺厚度一般按35~40cm;填筑砂类土一般按40cm虚铺;填筑块石按0.5~0.8m虚铺。碎石类土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40cm;砂类土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小于10cm。
√填料摊铺时,应在已压实好的路基面上设置方格网(石
灰),控制填料摊铺数量,虚